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一例宫颈癌多发转移患者的护理体会
药源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1
11 1 2022年7月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一例宫颈癌多发转移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艳玲  程 毅 文/图

病例介绍

   患者李某,女,54岁,临床诊断为宫颈癌。2个月前,患者右肩背部无明显诱因出现肿物,有窦道形成,有淡黄色液体流出,肿物压痛阳性,大小为12厘米×6厘米,于2021年4月6日在某医院行右肩胛骨肿瘤切除术+右肩胛骨次全切术+右颈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显示:右肩胛骨占位,鳞状细胞癌伴坏死,角化型。2021年5月21日以确诊宫颈癌7个月余,背部疼痛1个月余为主诉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入院检查:右胸前携带输液港;右背部可见约25厘米×20厘米×1厘米溃疡面伤口,伤口表面溃烂、出血,并伴有坏死组织,呈菜花状,可见脓苔;伤口潮湿,带有大量血色样渗液,散发强烈恶臭味。患者伴有疼痛,NRS(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为4分;患者身体质量指数为17.9,血红蛋白86克/升,营养风险筛查≥3分,腹泻,排黄色稀水便,每天8次~10次,肛周及会阴部有失禁性皮炎。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对其右背部伤口进行清创换药,留取伤口分泌物培养提示:多重耐药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根据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应用。对患者采取白蛋白+紫杉醇+洛铂化疗方案,对右侧肩胛骨及腹盆腔进行放疗,同时给予止痛、保肝、护胃药物的应用,并给予支持等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右背部伤口未继续恶化,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恢复正常,疼痛可耐受。患者治疗84天后,右背部伤口大部分被新生上皮覆盖,伤口面积减小为15厘米×10厘米,恶臭气味消失,患者病情稳定,伤口趋于愈合。

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严格床头交接班。根据Braden(音译布雷登)压疮评分为12分,高度风险。定时协助患者家属翻身。使用气垫床;根据caprini(音译卡普里尼)血栓风险因素评分为3分,高危风险。自理能力评估为重度依赖。彩超排除双下肢血栓后,给予指导进行踝泵运动,气压治疗2次/天。
皮肤护理
    皮肤评估:癌性伤口位于患者右肩背部,局部大面积溃烂、出血,并伴有坏死组织;伤口潮湿,带有大量血色样渗液,具有强烈恶臭味;伤口渗出量较多,双层护理棉垫12小时更换一次;患者腹泻,肛周及会阴部失禁性皮炎,呈中度,皮肤鲜红,皮肤发亮、湿润,有出血点、有疼痛感。
伤口处理
    伤口清洗、清创:每天使用0.9%温生理盐水中加入盐酸利多卡因5毫升清创,清除伤口多余渗血物、腐败分解的坏死组织等。伤口清洗采用注射器冲洗,冲洗时注意压力适中。该患者伤口面积较大,组织破溃,表面凸凹不平,在清创时动作宜轻柔,禁止机械性清创,清创后使用藻酸盐敷料保持伤口内环境湿润。
    局部用药:使用甲硝唑凝胶,每天1次,连续使用2周。改善伤口的恶臭气味。

   控制伤口渗液和出血:癌性伤口,由于组织侵犯血管,当瘤体破溃时可能导致大出血,患者化疗后也可能因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引发出血。每次摘除敷料后,将伤口清洗干净,并记录伤口的大小。
    控制伤口渗液:因患者伤口伴有恶臭,选择高吸水性敷料——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DNA(脱氧核糖核酸)以抑制细菌生长,以及抑制伤口中细菌的生物活性,从而减少细菌产生的臭味。
    预防和减少伤口出血:清洗伤口时动作要轻柔;使用非粘连性敷料——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保持敷料与伤口之间的湿润环境;粘贴和移除敷料时动作轻柔、速度一致;当伤口与敷料粘连时,采用温生理盐水浸泡敷料后小心移去敷料;减少不必要的敷料更换;当患者伤口发生出血时,使用局部止血剂。
    保持肛周皮肤干燥:患者大便呈稀水样,每天8次~10次,使用卫生棉条填塞肛门,定时更换,减少大便对肛门的刺激,保持肛周皮肤干燥。患者排便后及时用温、软毛巾轻柔擦拭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清洁后使用赛肤润液体敷料。
疼痛评估
    癌性伤口为胀痛,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为4分;摘取敷料及清洗伤口时疼痛评分为7分。患者腹泻,肛周及会阴部有失禁性皮炎,呈中度,皮肤鲜红,皮肤发亮、湿润,有出血、有疼痛感,疼痛评分为3分。
疼痛护理
    使用镇痛药:应用止痛药过程中遵医嘱并遵循按时按量给药、按阶梯给药,根据患者疼痛的具体情况,在准确的评估之后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最佳的镇痛药物,按照从弱到强、由少到多的原则用药。在治疗过程中,认真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必要时更换镇痛药。遵医嘱给予该患者生理盐水50毫升+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300微克以1毫升/小时,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入;生理盐水44毫升+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12毫升以2毫升/小时,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减轻患者疼痛。
    减轻换药疼痛:换药前30分钟,给予患者地佐辛注射液5毫克肌肉注射,换药时温生理盐水中加入利多卡因5毫克冲洗。生理盐水温度32.2摄氏度~37.8摄氏度,冲洗前先用温度计测温。轻柔拆除最外层绷带,无菌注射器抽取温生理盐水,淋于伤口敷料,待敷料浸透后小心揭掉,防止因拆除敷料导致伤口二次损伤。用温生理盐水将伤口外黄褐色脓性分泌物浸润,用棉球清洗,在处理伤口的过程中及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降低患者不适感。
饮食和休息护理
    病室温湿度适宜,维持室温在20摄氏度~24摄氏度,湿度在55%~60%。给予留置胃管。
发热护理
    每4个时测量1次体温,准确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低热时,应给予温水擦浴或冰袋物理降温;高热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管路护理
    尿管护理:向患者家属宣教,留置尿管时,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等。
    输液港护理:选择合适的无损伤针,使用无损伤针时针尖斜面宜与输液港的港座出口方向相反,以获得最佳导管冲洗效果。
胃管护理
    患者留置胃管,给予鼻饲饮食。胃管的固定应用高举平台法,避免机械性损伤,发现鼻贴脱落或翘起应及时更换,防止管路滑脱。
心理和精神护理
    患者较年轻,病情复杂,预后差,治疗费用昂贵,家属压力大。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地向其解释患者出现相关症状的原因,以及治疗和护理方法。
营养支持护理
    患者BMI(身体质量指数)为17.9,偏瘦。营养风险筛查≥3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责任护士与营养师,以及患者和家属应积极参与讨论制定个性化膳食营养方案,并合理配置营养餐。

护理体会

   该患者病情较重,对医务人员来说,要做到诊断清晰,且对症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现有症状,增加患者舒适度,做好临终关怀。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为癌症晚期患者能够安详地走完人生旅途提供优质的服务,能有效地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国际医疗中心)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