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卜俊成 通讯员郭致远 邓 为)6月28日,记者从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研究员田文敬及其团队历时8年,从350余种河南历代地方志中,辑录200余万字、万余条中医药文献资料的三卷本著作《地方志医药文献辑校·河南医药人物卷》《地方志医药文献辑校·河南医事医药医迹卷》《地方志医药文献辑校·河南医著诗赋碑记习俗疫病卷》,已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据悉,地方志是一个地区的史书,它记载着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自然、文化、历史和现况,反映了当地社会的历史兴衰,是重要的地方文献,是一部地方的百科全书。地方志中记述有大量的中医药内容,主要包括医药机构,医事制度,医药人物,医药著作,医药遗迹,习俗健康,地产药材、制剂,疫病流行史,医药诗赋、碑记、传记等。其记述虽不如专业的医药著作系统连贯,但确是区域内的医药文化事实。地方志中医药文献的研究,对补充中医药史内容,完善中医药理论,对民间中医药著述、医药人物的发现,对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对学术渊源、疗法传承谱系的梳理,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对中医后学的启迪、医人医德水平的提高等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中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中医药就是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而形成的传统医药文化体系,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概括地说,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原,中医药著作诞生于中原,中医药文化发达于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于中原,中药材加工贸易兴盛于中原,中医药遗迹传说遍布中原,与中医药相关的华夏文明源自中原。作为后学,作为中原人,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继承者,探索历史根脉,传承医药文化,发扬文化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谈起编纂上述著作的初衷,田文敬告诉记者。 为此,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申报了科技部基础研究项目“中医药文献与方志研究”,组织多位中医学、史学、文献学工作者,对河南地方志中医药文献进行搜集整理,逐一汇总,分门别类,编纂成书。期望通过对地方志中有关中医药文献的整理,探索河南中医药文化根源,理清河南中医药文化脉络,为研究河南中医药文化提供依据,为传承河南中医药文化打下基础,为发扬中医药文化提供思路。上述著作的出版还得到了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的鼎力支持,被列为河南省中医药文化著作出版资助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