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河南老龄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八版:特别报道
 
第五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健身运动后 肌肉酸痛的预防与处理
列净类降糖药物的作用
痛风的诊断和治疗
每周一练(休克、心肌疾病)
1
11 1 2022年6月3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痛风的诊断和治疗
 

痛风的诊断和治疗
□李 伟

   有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疼痛,因这种疼痛“来去如风”,故名痛风。痛风发作时,关节会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影响到日常生活,之后这些症状会反复出现,严重者会导致肾衰竭。因此,如果有这些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好预防和治疗。
诊断方法
    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该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多见于体形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异常,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痛风患者经常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痛,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
    痛风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常见第一跖趾关节受累,表现为关节红肿灼热、触痛、功能受限。痛风典型的症状为:疼痛发作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14天内缓解,急性关节炎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
    痛风的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可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有尿酸性尿路结石。除了关节本身会受到损害外,骨质还会被腐蚀,导致关节变形,整个发病过程肾脏也会受损,严重的会发生肾结石,甚至肾衰竭,并危及生命。
主要病因
    痛风的本质原因是体内尿酸水平升高,造成尿酸盐在关节和肾脏部位沉积。痛风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点。
    饮食:吃了太多的肉类和海鲜,以及畅饮过多的啤酒之后,人体的尿酸水平升高,就可能造成尿酸盐沉积。据统计,痛风患者有2/3是由于饮食不当,导致嘌呤代谢紊乱而造成高尿酸。
    肥胖:肥胖导致的后果是体内尿酸的增加,肾脏无法彻底清除多余的尿酸。
    服用某些药物:这些药物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
    家族史:如果家里有人患痛风,那么自己患痛风的概率就会增加。
    常见发病部位: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常见于手部的关节、膝部、肘部等。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1.用抗炎药物终止急性发作。
    2.适当预防性应用秋水仙碱,以防止反复急性发作(如发作频繁)。
    3.通过降低体液内尿酸盐浓度,预防单钠尿酸盐结晶,消除已经存在的痛风石。
    4.预防性保护措施,防止骨关节软骨侵蚀造成的残疾,防止肾脏损伤。
特殊疗法
    1.根据痛风所处的不同时期及病情轻重,应同时治疗存在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肥胖。
    2.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以及沙丁鱼等),严格戒酒,避免诱发因素。
    3.鼓励患者多饮水,使尿量每天在2000毫升以上。
    4.当尿酸浓度在1000纳摩尔/升、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在6.0以下时,宜服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1克~2克,3次/天,使尿酸浓度维持在630.9~316.3纳摩尔/升、pH值在6.2~6.5为宜。若晨尿呈酸性时,晚上加服乙酰唑胺250毫克,可使尿保持碱性,增加尿酸溶解度,防止结石形成。同时,不能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烟酸等。
    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持续至关节疼痛缓解后72小时左右,方可逐渐活动。要尽早使用药物控制关节炎,缓解症状。
急性期药物治疗
    1.秋水仙碱。
    2.消炎止痛药。
    3.糖皮质激素。
    还应注意休息,大量摄入液体能防止脱水和减少尿酸盐在肾脏内的沉积,患者宜进食软的食物。为了控制疼痛,有时需要使用可待因30毫克~60毫克;夹板固定炎症部位也有帮助。降低血清尿酸浓度的药物,必须在急性症状完全控制之后使用。
缓解期降尿酸药物
    1.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2.促进肾脏排泄的尿酸药物。
    3.减少外源性嘌呤来源,避免进食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类、肉类、豌豆等;防止肥胖,一般不主张饮酒,提倡多饮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
    痛风患者参考食谱:过量饮酒和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可增加痛风发生风险。根据嘌呤含量,将食物分为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25毫克)、中等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25毫克~150毫克)、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毫克)。这只是原则性估计,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据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对6000多位痛风患者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1/10的患者年龄在20岁~30岁,大部分都是由于生活和饮食习惯所导致的。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