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从肝论治失眠
五苓散治疗腿抽筋
单方验方
虚劳合并肠痈验案
1
11 1 2022年6月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五苓散治疗腿抽筋
 


□华海洋 文/图

   患者男,43岁,主诉双腿抽筋1个月余。
    双腿抽筋1个月余,双髋部疼痛,小腿凉,受风吹后症状加重。
    刻诊:精神可,易乏力,喜热,怕冷,口渴,纳可,反酸,矢气多,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方药: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15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生姜5片,大枣5个。共3剂。每天1剂,分3次服用,每次半碗。
    二诊:患者疼痛减轻,但腿仍抽筋,再详细问诊,患者口渴,身边离不开水杯,但喝水不解渴,易出汗,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方药:茯苓30克,白术15克,猪苓20克,泽泻30克,桂枝15克。共4剂。水煎,每天1剂,分3次服用,每次半碗。嘱咐其服药后稍饮热水,使其微发汗。
    三诊:患者自述服药第一天晚上腿抽筋4次~5次,第二天晚上腿抽筋2次~3次,第三天晚上腿没有抽筋,诸症皆减轻,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守上方5剂,以巩固疗效,嘱咐其服药后稍饮热水,使其微微有汗。
    体会:治疗腿抽筋通常会想到芍药甘草汤,以酸甘化阴来治疗因阴虚、筋脉失养导致的肌肉拘急痉挛疼痛。《黄帝内经·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该患者怕冷,受风吹后症状加重,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明显是阳虚有表证。我首先想到的是少阴的桂麻辛(桂枝去芍药加麻附辛)以温阳解表,但又观察患者精神可,回答问题灵敏,说明阳气不是很虚,考虑营卫失合。根据患者双髋部疼痛,小腿凉,矢气多,考虑此为下焦水湿,故首诊选用桂枝汤合肾着汤以调和营卫,健脾祛湿。二诊时患者仅疼痛减轻,根据患者口渴,喝水不解渴,出汗,精神可,辨证为五苓散证,《伤寒论》中记载:“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患者饮水多不解渴是因为伤了膀胱的气化功能,水蓄膀胱,津液不能蒸腾上滋而消渴;水饮不能气化,必形成水饮,水性趋下导致下肢经脉不通,津液不能濡养筋脉所致。治疗水饮的方子有五苓散、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那具体要选择哪个药方呢?不难看出,这几个方子温阳的功效较强,而该患者阳气并不是很虚,故选用五苓散,重在利水。《伤寒论》中记载:“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着,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从此案可以看出筋脉失养是导致肌肉痉挛的结果,而原因可以是水饮、血虚、痰湿,也可以是瘀血等,因此在临证时只有抓住疾病背后的机理才能有的放矢。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