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因工作原因,来自河南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河南省援沪医疗队员王帅,对上海市张江方舱医院的一些“特殊”患者比较留意。前两天晚上,值班的医务人员发现一位78岁的老先生精神不好,伴有听力下降等症状。 得知这一情况后,王帅来到老先生病床前,发现患者当时昏昏沉沉的,且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史。王帅和呼吸治疗师关敬斌、司高峰经过讨论,决定给予患者心电监护,调整用药方案,并不停地安抚患者和家属,等到后半夜患者生命体征逐步平稳后才放心离开。 由于他们三人与危重症患者打交道多,对监护、机械通气、心肺复苏、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等都比较熟悉,因此被称为张江方舱医院8号楼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 几天前,他们遇到一位33岁的患者,入住方舱医院后持续发热、咳嗽,7天后症状加重,伴有胸痛、胸闷等症状,指脉氧饱和度在92%~97%之间波动,极有可能转化为重症患者。 王帅紧急联系指挥部。当天,患者被送往定点医院救治,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患者肺部感染加重。 王帅深知,作为重症医学科医生,对患者的每一个细节表现都不能放过,除了要善于打硬仗,还要尽可能关怀有需求的患者。 医疗队专门给病区的孩子们“补给”了面包和牛奶。但有时候,孩子们不肯吃药,闹着要吃零食。可是,零食从哪里来呢?第二天,王帅、关敬斌、司高峰三人不约而同把自己的应急补给巧克力全部带给了孩子们。 “这些巧克力,我们工作过度疲劳导致低血糖时才可以吃上一口。但看到孩子们收到巧克力后高兴的样子,我们也很开心!”王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