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张 杨
在上海市张江方舱医院,没有常规的医务部、信息部和后勤部等科室,相关工作需要一线医务人员兼职处理。 在张江方舱医院,每天都有超过150人出院,如果按照普通医院的做法,需要安排人员一个一个打印出院证。但方舱医院人手紧张,这样做会耗费许多人力资源。 身为神经外科医生的河南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员王紫括,利用自己之前学习过的编程知识,连夜为团队编写了用于批量处理出院手续的程序代码,并设计了用于核酸信息收集的二维码问卷程序。这样一来,方舱医院的医务人员可以节省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临床照护患者,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并减少了人为失误。 “我在高中时参加过信息技术竞赛,有一点儿编程基础,就想着用程序自动批量生成出院证。我熬夜查资料,用了一两天时间设计了程序脚本,最后实现了出院证的批量生成和打印。”王紫括说。 王紫括的这一做法吸引了河南省援沪医疗队其他兄弟单位前来咨询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