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一可
初诊:张某,女,29岁,胃脘部胀痛不适1个月余。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痛不适,咽部异物感,喝水吃东西到胃口处会有堵一下的感觉,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胃镜检查显示:慢性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给予中药(具体不详)口服治疗,疗效不佳,经朋友介绍到笔者所在医院寻求治疗。 现症:胃脘部疼痛不适,嗳气明显,泛酸,咽部异物感,脾气急,眠可,大便不畅,小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弦。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咽炎。 中医诊断:胃痛,梅核气(肝气犯胃证)。 浮针查体:左侧腹直肌中上段(+++)、左侧腹斜肌(+++)、左侧胸锁乳突肌(+++)、双侧竖脊肌中下段(++)。 浮针治疗:使用一次性浮针针具分别对以上患肌进行精准扫散+再灌注。 二诊:患者咽部异物感基本消失,胃脘部疼痛不适有所缓解,嗳气、泛酸频次减少,继续浮针治疗。 二诊后患者以上症状基本好转。嘱咐其清淡饮食,勿暴饮暴食,适当运动,保持愉悦心情。 按语:结合当代社会背景,现在年轻人的工作、生活、心理所承受的压力较大,加上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从而导致饮食不规律、熬夜等一系列不好的生活习惯。经调查显示,慢性胃炎是年轻人群中的高发疾病之一。而中医胃痛之肝气犯胃证又在年轻人群中多发。该病属于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表现的症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寒邪内犯肝胃而发病。不管是传统针灸还是浮针,能够起效的关键,都离不开肌肉和供血,胃肠道平滑肌和邻近的相关骨骼肌存在联络关系,浮针自外而内,松解骨骼肌,影响胃肠道平滑肌。 链接 浮针是针灸的一种,是现代新型的针灸方法。浮针是在继承传统针灸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而研发的,具有特制的浮针针具,在皮下进行扫散,并且配合特定的肢体活动,也叫作再灌注活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临床常见的颈肩腰腿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比如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等。另外,浮针疗法还对变异性哮喘,慢性胃炎,便秘,慢性盆腔炎,压力性漏尿等疾病同样有着良好治疗效果。浮针疗法对于顽固性面瘫,股骨头坏死这一类疑难杂症,也有独特疗效,具有见效快、远期效果好等特点。浮针由于进针浅,仅在皮下进针操作,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是一种无损伤的治疗方法。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