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辨治疑难杂症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虚劳验案
前列腺增生的同病异治两则
治血脂异常症方
浮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
中风的康复治疗
1
11 1 2022年4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前列腺增生的同病异治两则
 


□吴巧红 李渊渊 李居明

   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少腹胀满作痛,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等诸多临床表现,祖国中医学范畴内,叫作“癃闭证”。尚可滴沥溺出者属于“癃闭证”的“癃证”,滴沥不出者属于“癃闭证”的“闭证”。下面分享两个证不同治不同,同病异治的案例。

案例一
    齐先生,88岁,体格肥胖,面色紫暗,言语气短,呼吸气粗,足胫浮肿,小便点滴不出,导尿管滞留月余,大便不爽。
    患者在40余年前被确诊患有高血压病,10余年前被确诊患有冠心病,心律不齐,20余年前被确诊患有前列腺增生,3年前出现过腔隙性脑梗死,痔疮病史有数十年,伴有大便不爽,时有出血,经常睡眠不佳。
    曾因尿频、尿急、尿等待、尿滴沥,少腹胀痛,前来笔者所在处就诊。四诊合参之后,认为在“阳胜阴弱”体质基础之上,以及“湿热、痰湿缠绵三焦、气阴两虚”的病机作用下,属于“癃闭证”的“癃证”。施之以攻补兼施、益气育阴之法,以求化解三焦羁绊之功。
    方一:黄连15克,黄芩12克,黄柏12克,栀子12克。共3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二:黄芪50克,党参30克,麦冬20克,甘草10克,五味子10克,南沙参20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葶苈子15克,威灵仙10克。共3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
    嘱咐其首次服用方一,在服用3天之后服用方二,同样连续服用3天。一周后复诊。
    二诊:服用方一3剂后,患者诸症三去其二,便自作主张,不再服用方二。患者自觉服药后的2个月内,每隔半个月,自服方一2剂,感觉甚好。在一次偶患感冒过后,小便渐行点滴不出,再次服用方一,毫无效果,被家人送医治疗后插上导尿管,滞留至今。当地医院要为其做膀胱造瘘手术,故前来笔者处要求再为其诊治。
    右手脉象:浮取,寸不应指,关弦滑,尺弦细微;中取,寸细微,关弦滑、关后弦滑,尺弦长滑细;沉取,寸细弱,关弦滑,尺弦滑牢实前后延伸。。
    右手脉象:基本同右手脉象,唯沉取时,关弦滑、尺弦滑牢实盈及尺后。
    舌象:舌体胖大、紫暗、水湿、边痕。舌苔白黄相间,黄多白少,越往中后,越为厚腻。
    诊断:已由“癃证”演变而为“闭证”。
    治疗:鉴于其已经自行服用过方一2剂,要求马上服用方二3剂。考虑患者年龄过高,劝其返回原医院,遵从手术治疗。
    患者服用9剂后,尽管身带引流管,但只要有尿意,便能排出小便,要求继续中医治疗。笔者嘱咐其以瞿麦20克,轻煎,加蜂蜜10克调味,每天代茶饮。半个月后,膀胱造瘘口顺利封堵,生活能力恢复。
案例二
    张先生,70岁,体格肥胖,步履缓慢,略显蹒跚,尿急、尿频、尿等待、尿滴沥、尿不净,阴囊潮湿。近1周来,尿意频频来袭,不等如厕便已排尿,如厕后却又等待排不出尿液,病情逐渐加重,少腹胀满、隐痛,四肢发凉。
    既往患有高血压病30余年,前列腺增生10余年。7年前首发腔隙性脑梗死,住院后又被诊断患有糖尿病,5年多前腔隙性脑梗死复发,出现轻微言语不利、步履略显蹒跚。
    检查血压为130/7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脉搏为70次/分,体温为36.6摄氏度,心率为24次/分,气粗促,语不续接,最近一次血糖值为8.69毫摩尔/升,心音低钝,偶有早搏,呼吸音略粗。
    脉象:沉弦,尺不应指。双侧皆然。
    舌象:舌体淡胖,齿痕累累,苔白湿滑,根部厚腻微黄。
    诊断:“阴胜阳弱”体质基础上的“少阴阳虚、水湿内停、痰饮壅滞、三焦气化无力”的“癃证”。
    治则:温肾兴阳,化气化湿,益气宣肺,化痰化饮,调和营卫,活血利水。
    处方:附子15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猪苓12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川芎20克,威灵仙10克,黄芪50克,党参20克,石苇12克,酒大黄12克,葶苈子15克,杏仁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共5剂。水煎,每天1剂。
    患者服用3剂后,小便成股,小便后尚有滴沥、尿不净感。患者5剂药服用完后,不再出现如厕前排尿,小便次数明显减少,尚可控制尿意。效不更方,继续服用5剂后,痊愈。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孟津区西霞院街道权庄社区卫生室)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