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辨治疑难杂症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虚劳验案
前列腺增生的同病异治两则
治血脂异常症方
浮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
中风的康复治疗
1
11 1 2022年4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虚劳验案
 


□夏俊博

   患者宋某,女,64岁,近1年来出现面色无光泽、消瘦憔悴、形神衰败、五心烦热、心悸气促、纳差、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诊见患者面色淡黄,疲倦面容,舌质淡,苔白有齿痕,裂纹舌,脉沉稍滑。
    辨证:气血不足、肝肾阴虚。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生黄芪30克,茯苓20克,生山药15克,麸炒白术15克,陈皮15克,生白芍15克,生甘草6克,郁金15克,麸炒枳壳12克,麦冬12克,玄参15克,怀牛膝15克,生地黄10克,玉竹10克,石斛15克,熟地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用。
    患者服药7剂后,疲劳乏力感明显好转,精气神好,心情舒畅,食欲好,肢体活动较前轻松、有力,面色红润,舌质淡,苔白有齿痕,脉和缓有力。继续服用10剂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按语:该患者以乏力为主症,属于中医虚劳范畴,虚劳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五脏虚候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以“精气夺则虚”概括了虚症病机。虚劳属于现代医学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范畴,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持续为特征的症候群,同时伴有低热、淋巴结肿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注意力下降、睡眠异常、免疫功能异常和其他精神症状及非特异性表现的综合征。
    患者劳累后出现面色淡黄,疲倦面容,全身乏力,易犯困,少气懒言,整日迷迷糊糊,皆为气血不足之像;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肝肾不足,结合其裂纹舌,为肝肾阴虚;气虚则脾胃运化不足,故出现食欲减退等症状。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学说”创始人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方中黄芪补肺益气,助阳固表;甘草补中气,健脾和中,两药合用善补养强壮,着重强健肺脾之气,肺统一身之气,脾为化生之源,二者强健则正气自充;麸炒白术燥湿健脾,陈皮利气畅脾,茯苓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三药协同,促进脾胃消化吸收,消除补药泥滞之性;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治诸虚百损,益气力;麦冬益胃生津;玄参滋养肾阴;白芍柔肝养肝阴;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石斛、玉竹益胃生津,养肾阴,滋阴之品合用补肝肾阴;郁金行气解郁,清心;炒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两药合用使补而不滞;怀牛膝益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使滋阴之品下行入肾阴,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平衡阴阳之效,使气血充盈、阴阳平衡,机体恢复生机。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职工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