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基层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帮扶让村民实现了增收的愿望
内镜下的温暖瞬间
居民健康档案
同样是失眠 病因却不同
“疫”无反顾 “豫”您同在
1
11 1 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内镜下的温暖瞬间
 

内镜下的温暖瞬间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葛高远 文/图

   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筛查术、消化道早癌黏膜下剥离术、消化道息肉切除术、食管狭窄扩张术、食管支架置入术、消化道出血镜下止血术……谁也不会想到,几年前这些只有在三级甲等医院才能开展的高、精、尖消化内镜手术,如今在伊川县中医院已经成为消化内科的常规手术。而填补伊川县这一项技术空白的,正是该院以消化内科主任李彩琴为核心的消化内科团队。
    业内人士知道,常规的消化内镜一般只需要根据医师的检查单进行检查,并出具报告单即可,即使遇到异常情况,也只用取样交病理科化验就算完成了任务。但是,李彩琴的目光紧盯着消化内镜手术的最新发展,使消化内镜不仅能检查、诊断疾病,还能低成本、创伤小地治疗疾病,实现从“镜在手,览无余”到“镜在手,病可除”的跨越。
    为了学习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李彩琴多次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专家王红建、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丁辉学习请教。2017年,为了练习内镜下消化道早癌黏膜剥离术,她经常到动物屠宰场购买离体的动物的胃,晚上反复进行黏膜注射、标记、剥离等,小心翼翼地拿捏角度和力量,终于掌握了这项在业界被称为“在刀尖上跳舞”的高难度消化内镜手术。如今,李彩琴已经成功进行了数十例内镜下消化道早癌黏膜剥离术,使这些患者获得了新生。
    2017年,伊川县中医院购置了先进的奥林巴斯高清胃肠镜,这让李彩琴更加如鱼得水,她下决心把消化内镜领域的最新技术引进科室,让消化内镜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李彩琴说,在临床上,一些消化道肿瘤被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预后情况不好。她深知,消化道肿瘤贵在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发现的消化道肿瘤大部分可根治,早发现实际上是在救命。内镜下早癌筛查术成为她创新的第一个目标,她在内镜下目不转睛地搜索,发现可疑病灶,就立即转换为高清、放大模式,仔细观察血管形态,使病灶“原形毕露”,取样活检,这就是消化道早癌筛查的全过程。两年来,她已经用这项技术筛查出近20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
    消化道肿瘤早期发现做到了,如何用最小的创伤、最小的风险、最低的代价进行根治,又成了她最重要的攻克目标。经过钻研和向省、市行业内专家学习请教,她很快又掌握了内镜下消化道早癌黏膜剥离术。2020年5月初,李彩琴在给一位45岁的女士做常规胃镜检查时,发现其食管黏膜异常,经过病理检验,验证了早癌的判断,于5月10日为这位女士进行了内镜下早期食管癌黏膜剥离术,手术取得成功。患者的孩子高兴地对李彩琴说:“太感谢您了,您高超的诊断治疗技术救了我妈妈的命!”
     在李彩琴的带领下,该院消化内科团队还开展了消化道狭窄扩张术、消化道支架放置术等多项技术,使该院消化内科诊疗技术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了“弯道超车”。
    一天夜里,李彩琴在家接到一个急诊室的紧急电话,一位70岁的老人异物在食管嵌顿,需要紧急取出。李彩琴立即赶往医院,为患者实施胃镜下异物取出术,在老人食管里取出了6厘米左右没有嚼烂的肉(如图)。因为异物嵌顿已经一天没有喝水的老人终于得到救治。在内镜下,看到被成功救治的患者苏醒了,李彩琴的心中涌出一股暖流。当时,患者家属连连向李彩琴道谢。
    李彩琴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只要患者需要,我都会克服困难救治。”目前,内镜下内痔套扎术、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等创伤小、恢复快的业内最新技术已经成为她钻研的新目标。她和她的团队正向着消化内镜诊疗领域的又一个高峰勇敢地攀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