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人工肝技术
本报讯 (记者侯少飞 通讯员张华峰)近日,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再次运用人工肝技术,成功救治一名肝衰竭患者和一名重型肝炎患者。目前,这两名患者指标正常,恢复良好。 这两名患者入院时精神都很差,并且厌食、腹胀,极度乏力,皮肤及巩膜黄染较重,小便呈浓茶色。 化验结果提示:总胆红素300毫摩尔/升以上,谷丙转氨酶1000单位/升以上,凝血功能,肝脏活动度极差,生命垂危,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逐渐加重。 医务人员会诊后,立即为患者启动人工肝治疗。治疗后,两名患者乏力、腹胀、尿黄等症状明显改善,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大幅下降,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较以前有了明显好转。 据介绍,人工肝的原理是指通过体外装置清除机体各种有害物质,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创造良好的内环境,常见的治疗模式有血浆置换、血液吸附、血液灌流等。 目前,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要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组合的人工肝治疗模式,结合血浆灌流和胆红素吸附技术优点,将分离出的血浆依次经离子交换树脂(BS330)及中性大孔吸附树脂(HA330-II)进行吸附,增加体内各种毒素及炎性介质的清除率,吸附胆红素,迅速改善黄疸症状,阻止肝损害的恶性循环,标本兼治,提升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适合人工肝治疗的人群为: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早期、中期的肝衰竭患者;严重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治疗欠佳者;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治疗,晚期肝衰竭肝移植术前等待供者、肝移植术后排异反应及移植肝无功能期的患者。 据悉,自2021年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成功开展首例人工肝治疗以来,人工肝技术持续提升,较好地缓解了当地重症肝病患者长途跋涉求医问诊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