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治 □张海洋 宋翠平
小儿狭窄性腱鞘炎多见于拇指,是小儿常见的拇指指间关节活动受限、屈曲畸形,又称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扳机指”。小儿狭窄性腱鞘炎多在出生后数月或1岁以后发现,单侧多见。 目前,对于小儿狭窄性腱鞘炎的病因,医学界尚未达成共识,可能与先天性遗传因素或后天因素导致的创伤、炎症等有关;但是,多数专家、学者不再认同小儿狭窄性腱鞘炎为先天性疾病这一观点,而认为这是一种获得性疾病。 小儿狭窄性腱鞘炎发病率较高。说是腱鞘炎,但它并不是我们常见的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故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很多医院由于没有专门的小儿外科或手足外科,使医务人员对该病认识不足,加上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经常导致误诊、误治,造成患儿拇指关节功能障碍。 诊断 1.家长偶然发现患儿拾(捏)物不稳。 2.观察患儿拇指处于屈曲状态,不能主动伸直,家长辅助被动伸直时可感觉到弹响(“咯噔”一下)。病情严重的患儿,被动活动后拇指仍不能伸直。 3.拇指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一个绿豆大小的硬结,可伴有压痛。 治疗 1.保守治疗 不能把成人的治疗经验简单地套用到儿童上。由于儿童有很大的塑形性,对于症状较轻、可被动伸直的患儿可采取功能锻炼、小夹板固定、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比如,家长经常帮助孩子活动拇指,被动伸直,纠正弯曲的状态。不活动的时候,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小夹板固定拇指,使拇指保持伸直位,注意松紧合适,避免拇指缺血。 保守治疗创伤小,但疗程较长,需要家长有耐心。经过以上保守治疗后,部分患儿可痊愈。 2.手术治疗 也有专家认为,小儿狭窄性腱鞘炎保守治疗效果差。如果超过半年不能进行有效治疗,指间关节长期屈曲位置固定将导致关节囊、掌板、相关韧带的屈曲挛缩畸形;超过1年,神经、血管、骨质的正常发育将会受到影响。因此,一旦确诊,应当积极手术。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较快,如果发现不及时或治疗不及时,则手指的正常发育可能受到影响,严重时可造成手指畸形及功能障碍。因此,对于保守治疗效果差的患儿,手术宜早不宜迟。 手术治疗的方式有传统腱鞘松解术、经皮环线切割术、针刀治疗等。对于症状较重、不能被动伸直、保守治疗无效的,可在1岁6个月以后进行手术治疗。在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做一个小切口,将腱鞘纵行完全切开,充分松解,术中避免损伤血管及神经。手术切口小,沿横纹的切口几乎不留瘢痕,治疗效果明显。患儿术后短期内仍需要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因术区粘连引起复发。 家长教育 家长在注意儿童认知发育的同时,也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当发现孩子有手指疼痛或活动受限等可疑的小儿狭窄性腱鞘炎症状时,一定要去医院的小儿外科、小儿骨科或手足外科就诊,早诊断、早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引起手指关节功能障碍,影响孩子日后的学习和生活。 (作者供职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