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养心 □刘梦飞
一提起养生,很多人马上把它等同于养身,其实这是错误的看法。养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养身体,又要养性情和德行。因此,在养生的过程中,应该先把心养好,心养好了,神就会更好。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养心的前提是养神。从中医角度来说,养心才是核心,想要养心,首先要养神。养神才是关键。什么才是神呢?简单来说,就是人的精神、精气神。我们每天的活动,都属于神态的表现。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将健康长寿看作是形神共同和谐共存的结果,并且心不被淫邪所蛊惑,和天地之道相合,是长寿的重要条件。 宋代唐慎微在《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记载:“善养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神形得安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并且强调了养内,使得脏腑调和是关键,而舍内求外,纵情悦泽,终是舍本之求,内即内在心神,人作为万物之灵,保养的原则总归是养神、惜气、防病,并且将养神排在第一位,凸显了养神的重要性。 养生先养心其实很简单,下面列举几条。 原谅别人 古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教育人要宽恕、容忍。多看他人的好处,少念人的过错,就会自然而然发出一种同情心,如是观之,自然心平气和许多。正所谓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要有度量 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应该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批评当成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做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也需要有过人的度量和承受力,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不足为勇,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感恩之心 一些人家庭条件好,学业有成,工作优越,便自视高人一等,而生出傲慢之心,而这些往往成为日后的障碍。一旦失败,方才醒悟自身的渺小。还有一些人,自身能力过人,却常存感恩和谦虚之心态,待人平等,这样就会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不怕吃亏 吃亏是利益上让别人多得到一些,也是一种心态。意识到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自己、别人都是有缺点的,懂得开心接纳自己和他人,接受不如意,生活才会越来越快乐。 面带微笑 在生活中,经常面带微笑,把善意传递给身边的人,如此,你的生活中自然少了许多矛盾冲突,变得更加顺畅通达。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孟津区中医院,文字由刘永胜、朱宏伟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