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四版:天使之声
 上一版     
压疮护理知识培训管理方法探析
腹腔引流管堵塞,排放腹水后是否要封管处理
人文教育如何融入护理教学全过程
便利外出检查服
1
11 1 2022年4月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腹腔引流管堵塞,排放腹水后是否要封管处理
 


□张凤霞

   静脉留置针使用后需要封管,那么,留置在患者腹腔里定时排放腹水的腹腔引流管,使用后需要封管吗?

案 例
    护士小王(化名)在内科某病房工作,病区有一位患肝癌肝腹水的患者,腹腔内有大量腹水,伴有腹痛、腹胀,非常痛苦。经过科室会诊,医生用深静脉置管包为其下了一个腹腔引流管,并第一次为患者引流出500毫升的血性腹水。患者腹胀、腹痛症状有所缓解。
    该医生走之前,关闭了引流管,并教会了护士如何释放腹水。医生跟责任护士说,患者腹胀难忍的时候,可以为其打开引流管,释放一定量的腹水。对于癌症晚期的患者来说,只要能缓解痛苦,提升生活质量,就算是达到了目的。
    小王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腹腔引流管,见医生交代的并不是很复杂,也就感觉没什么问题。第三天患者便出现了腹胀,小王打开封闭的腹腔引流管,却怎么也抽不出腹水,难道是堵管了!
    小王立即给医生打电话询问解决办法。医生告诉小王先用生理盐水冲管,把管道疏通以后再放腹水。
    好不容易做的置管术,还没怎么用就堵管了,患者及家属都很着急。小王用注射器反复抽吸生理盐水进行管道疏通,终于把管道疏通了。当一管黏稠的血性腹水从引流管里顺利抽出来后,小王和患者都松了一口气。
医院点评
    在内科病区,患者有大量胸腔积液、腹水,留置胸腔、腹腔的引流管,每天要定时开放引流胸腔积液、腹水,专业的操作一般是由医生进行操作,护士通常作为医生的帮手辅助工作。
    引流管护理是护士的职责,这种腹腔引流管抽完积液后要不要进行冲管和封管,这次的堵管问题是不是因为第一次抽液后,未进行封管造成的呢?
    癌性腹水为血性腹水,腹水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蛋白质、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等,由于腹腔压力及患者体位变化,在导管中形成血栓或凝结成块而堵塞导管。另外,排放腹水的留置导管是由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引流管而引流腹水的,这种情况在临床应用很广泛。由于这种管腔相对狭小,黏稠的血性腹水经导管抽出的时候,如果不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封管、冲管,难免会造成管腔堵塞,这就是小王遭遇的情况。
    患者本身已经非常痛苦,手术置管后就发生了堵管情况,其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可想而知。护士能够掌握腹水抽放,保持管道畅通,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能顺利为患者抽放腹水,保持管道畅通,是责任护士不可推卸的责任。也许有些护士会觉得之前都是医生干的工作,并不是护士的工作。但在临床工作中,有些工作又怎能分这么清呢?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能保持患者引流管通畅,是医护人员的共同职责。病区既然有这样的患者,责任护士就要切实负责,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患者的腹腔引流管话题,可以将话题进行延伸。用中心静脉导管替代的留置腹腔引流管,需要冲管、封管吗?
    答案是需要进行冲管和封管操作。
    如果排放腹水后不为患者进行冲管、封管,那么,下次排放腹水时还会出现堵管情况。从患者引流管中抽出的血性腹水的黏稠度,便可预知后续将会出现堵管可能。因此,排放腹水后,要常规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为引流管进行封管,以确保后续的正常使用。
如何选择封管液
    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是常用的封管液,排放腹水后,操作人员连接肝素帽,使用10毫升的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封管。
    肝素盐水:腹腔引流管的导管由于是中心静脉导管替代的,其封管、冲管亦同静脉留置针封管类似,可将肝素加入生理盐水配置成125单位/毫升的肝素稀释液,排放完腹水后,用注射器抽取肝素稀释液3毫升~5毫升进行封管。
引流管堵塞如何应对处理
    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常用的冲管液是生理盐水,在没有特别好的处理办法的时候,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导管,直至畅通。
    应用尿激酶:血性腹水漏出液中蛋白含量较高,性质黏稠极易导致导管封堵。临床可应用10万单位的尿激酶+生理盐水10毫升,注入被堵塞的导管,等待30分钟后抽出,再次检查导管通畅情况。
如何做好引流管护理
    患者留置腹腔的引流管要定时排放腹水,引流管护理是护士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1.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脱管。
    2.定期检查。排放腹水后常规应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封管处理,保持导管通畅和正常使用。
    3.做好交接班工作。让每一个值班护士都要知道如何护理、正确操作腹腔引流管,以便患者出现问题后,可以快速正确应对。
    4.更换敷贴等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预防患者感染。
 (作者供职于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