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丽 张 颖
压疮是急危重症、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一旦发生压疮极易诱发骨髓炎、细菌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且压疮愈合过程慢、治疗时间长。相关资料显示,发生压疮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无压疮患者的3倍,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护理人员为压疮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其压疮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压疮预防护理方法的掌握程度与压疮发生率存在紧密关系。因此,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压疮知识掌握程度及操作技能为防治压疮的关键,已被广泛应用于三级甲等医院,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对于其应用于社区医院效果如何则临床方面少有研究,故将压疮相关知识培训延伸至社区医院,探讨其对护理人员压疮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 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双向对接的浉河区8家社区医院的80名护理人员进行压疮相关知识系统培训,具体如下: 制定方案 评估80名护理人员对压疮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循证检索压疮护理知识相关依据,并结合社区医院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压疮预防方案:健康宣教—预防措施(评估、减压、皮肤护理、减轻疼痛、心理干预、营养补充)—监控管理(护理部、科室及病区监控)。 理论培训 培训方式:集体授课,每月1次理论授课,每次授课2个课时,每个课时控制在45分钟,护理部在参与培训护理人员个人培训手册上盖二类学分公章,每次课程结束后进行疑难问题讨论,鼓励护理人员多提建议,对典型案例进行个案分析;视频教育,将翻身法、轮椅搬动等压疮预防技能制作成视频,组织护理人员观看。 培训内容:压疮概念、病因与诱发因素、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使用、压疮好发部位、皮肤评估、预防措施(最佳预防体位、体表支撑物选择、失禁护理、营养支持等)、压疮治疗与护理(正确换药方法、护理产品选择及临床引用、压疮测量与记录等)。 临床培训 理论培训后对护理人员进行压疮高危人群换药、无菌敷料等示范,被培训护理人员观摩并记录要点,指导护理人员反复训练;指导护理人员按照压疮预防方案流程进行监控、评估,指导护理人员对已发生压疮的患者进行伤口护理实践操作;采用压疮护理大查房等形式对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压疮高发科室进行压疮易感环节分析,指导护理人员标准化操作,纠正其目前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护理人员在集中授课、互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培训实践操作,结果发现,培训后压疮基本知识、危险因素评估、压疮预防、压疮护理及压疮知识总分高于培训前(P<0.05),可见对社区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压疮相关知识理论培训+技能实践可提高其压疮知识认知度,强化培训效果,这可能与临床实践操作能提高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动力有关。此外,该培训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至理论的良性循环,有助于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完善培训体系。同时,该研究亦发现,培训后护理人员对压疮分期评估正确率高于培训前(P<0.05),说明对社区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压疮相关知识培训有助于提高其对压疮分期评估的准确率,为临床护理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强化培训及护理效果。 压疮不仅会加重患者身心负担,影响其预后康复,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家属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为目前医院护理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经验式护理为医院目前常用压疮护理干预措施,其依靠护理习惯及经验实施护理,护理内容相对陈旧,甚至存在错误的护理方法及观点,影响医院整体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因此,从培训角度来看,提高社区医院护理人员压疮知识及操作技能尤为重要。 在对社区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压疮知识培训的过程中,笔者有如下体会:1.受训者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直接决定培训效果,因此目标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及专业基础知识;2.培训者个人教学水平及知识水平必然会影响其对目标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因此需要对培训者进行严格选拔;3.若条件允许可进行定期循环讲解,并逐层深化更新培训内容。 (作者供职于信阳市中心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