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人民医院实施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
本报讯 (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唐 楠 袁 辉)近日,息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二病区与麻醉手术室密切配合,在低中心静脉压下顺利完成腹腔镜S7、S8段肝血管瘤切除术,打破了该院肝脏手术的新纪录。 患者为中年女性,因“发现肝右叶血管瘤进行性增大20余年”入院。该患者入院后完善了术前检查。术前增强CT及磁共振提示,肝血管瘤位于S7、S8段,靠近肝脏边缘,呈进行性增大趋势,有手术切除指征。息县人民医院麻醉团队采用先进的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精准解剖出S7、S8段肝蒂,全程显露右肝静脉,完全分离肿瘤包膜,完整切除S7、S8段肝血管瘤,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肝脏组织,减少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腹腔镜下S7、S8段肝血管瘤切除,因其位置特殊,视野受限,手术难度大,对操作水平要求极高,被认为是腹腔镜肝脏手术的巅峰。息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二病区主任徐洪雨带领袁辉、宣登如等,在麻醉手术室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成功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血管瘤切除术。术中,患者出血量100毫升,手术时间约2小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目前,术前精细规划、术中精细解剖、精细止血及对器官精细的维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使得“精准外科”理念涵盖术前规划、术中操作、术后康复治疗。精准肝切除的优势在于保证完整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尽可能多的肝组织,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据了解,息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二病区不断积累腹腔镜技术经验,术前精准阅片评估,术中精细解剖,腹腔镜肝切除术越来越精准,已常规开展普外各类微创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率已达到90%以上。 此例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息县人民医院继腹腔镜肝部分切除、规则性肝叶切除、半肝切除、尾状叶血管瘤切除、S7段血管瘤切除术后的又一次腹腔镜肝脏肿瘤手术技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该院普外科的综合手术能力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关专家表示,肝血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较为多见,中年女性多发,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常在B超检查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治疗肝血管瘤的最佳手术方法是肝血管瘤切除术或剥除术。如今,具有微创优势的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逐渐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