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信念的全科医生 □郭林林
我作为河南省的定向医学生,接受规范化培训后,如约回到家乡工作。 我刚来到济源示范区王屋卫生院工作时,有一些失落,无论是医疗环境还是医疗设备等,这里都与省级三级甲等医院有一定差距。院长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主动与我沟通,微笑着说:“年轻人,基层工作不好开展。但是,你只要有毅力,就会感觉基层工作好干,且很有意义。”在院长的大力支持下,我很快有了新的诊室、办公桌、电脑等。 入职一周,我发现卫生院没有公众平台,在新媒体时代,这无疑是发展中的“短板”。于是,我主动向院长请缨,希望创建卫生院公众平台。在院长的大力支持下,济源示范区王屋卫生院公众号很快建立了。在半年内,我积极通过该平台发表文章20多篇,其中包含健康帮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儿童及老年人免费体检、预防接种等内容。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尤其是提高基层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是健康帮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我很快签约了两个村庄,其中普通群众近300人。自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我不畏酷暑严寒,每逢下班时间,就到村民家中,宣传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知识,并免费送药、讲解基层医疗惠民政策等,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 今年,出现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由于卫生院医务人员数量有限,防疫工作琐碎繁杂,我始终坚持在抗疫一线,且身兼多“职”,不仅值守发热门诊,下班以后还在普通门诊和病房值班。考虑到基层群众和医务人员防护知识相对缺乏,有关操作及防护流程不太规范,我凭借在培训时学的知识和技术,对同事进行穿脱防护服、保持手部卫生、佩戴口罩等规范化培训。 坚守在发热门诊,时刻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肩上的责任和心理压力确实很大。可是,面对困难,我选择迎难而上。随着发热门诊设立及完善,每天早晨,我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积极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辖区集中留观站,合理调配医务人员,保证返乡人员集中隔离;适时调配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人员24小时坚守一线,不敢有一丝疏漏。我们就这样坚守着,直至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状态。 我们做一件事情,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并为之付出艰辛和努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我将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地往前走,以做一名全科医生为荣。 (作者供职于济源示范区王屋卫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