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时序更替四十载 昔日旧貌换新颜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中赞友谊的“传播使者”
用“和”文化做“懂”服务
滑县骨科医院--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倾力打造百姓满意医院
1
11 1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赞友谊的“传播使者”
 

中赞友谊的“传播使者”
□宋 振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援非的日子已然过去4月有余,在赞比亚的生活和工作已经步入正轨。我是开封市中心医院的一名神经外科医生,作为援赞比亚第22批医疗队的一员,所援助的医院——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UTH),位于赞比亚的首都——卢萨卡,是这个国家最好的医院。赞比亚的经济基础薄弱,缺医少药与器械匮乏是公立医院的普遍现象,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也是如此。由于赞比亚的整体医疗水平有限,艾滋病、疟疾、肺结核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下,“看病难”成了这里的常态,加上防疫物资严重匮乏,群众看病困难的情况可想而知。
    在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里,头部备皮要手持刀片备皮,切头皮没有头皮夹,与国内医院情况大有不同。面对困难,我选择迎难而上。在诊疗过程中,我克服了种种困难和不适,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每周三是神经外科儿科手术日。我在这里做的最多的是小儿脑积水和脊膜脊髓膨出等手术。当天,有一名不到1岁的患儿,经历了2小时的手术后,得以安全回到母亲的怀抱。
    这是我带领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顺利完成的一例脑膜瘤手术,该患儿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每周五是神经外科的成人手术日。在这里,我见到了国内很少见到的各种各样中晚期巨大肿瘤患者。很多手术受限于患者的病情,最终只能采取姑息治疗措施。
    在这短暂的时光里,我付出了很多艰辛与汗水,也收获了许多信任与感动。在这里,我最大的体会是要学会与当地医生进行充分交流,因为任何一台手术都是一个团队密切配合完成的。刚开始,在做手术的过程中,赞比亚人的英语口音重,因语言交流不畅,致使术中器械传递都出现了问题。术后,我常常主动和神经外科主任交流,既锻炼了自己的英语口语,又逐渐融入这个团队。
    在赞比亚援助的这段日子里,我作为一名中国医疗队队员,时刻谨记医疗队的使命和医疗队的精神——稳下心来,不忘初心,克服困难,积极为当地人民服务,当好民间“外交家”,成为中赞友谊的“传播使者”。
    在为当地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同时,我也不忘为同胞做好医疗保障工作。在这里生活一段日子后,我发现有许多华人在赞比亚工作、生活。其中,当我刚到赞比亚的时候,就及时救治了一名高处坠落的脑外伤患者,因治疗措施得当,患者恢复情况好,获得了当地华人的赞许。其间,“援赞韶华”新媒体平台对此还专门进行了报道。事后,为了表示感谢,高处坠落的中国脑外伤患者家属特意来到医疗队驻地赠送锦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砥砺前行,努力圆满完成援外任务。
    (作者为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援赞比亚第22批医疗队队员)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