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加快推动全省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
|
(上接第一版) 三是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为全省中医药发展“引智引力”。加强中医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支持全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参选参评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老药工等,培育和推出一批全国一流中医名医和学术流派;着力加强基层中医药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远程会诊和培训指导,努力实现农村地区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四是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继续提升和扩大仲景文化、洛阳正骨、四大怀药等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建设一批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鼓励在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制药、服务业等方面加强国内外深度合作与交流,探索中医药特色品牌与服务贸易、旅游相结合,把中医药打造成我省对外开放和人文交流的名片。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办法》出台;科学编制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县政府要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各级政府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要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安排项目和资金,优先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临床应用研究及人才培养等工作,改善中医医院办院条件。省有关部门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确保中医药财政投入只增不减。要抓紧研究建立与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相匹配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机制及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确定总额预付控制指标时,向中医医疗机构倾斜,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降低起付标准。将针灸、推拿、中药及制剂等特色优势项目,纳入门诊统筹支付范围。支持发展中药制剂、支持合理调剂使用。 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推动全省中医药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省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研究推动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要政策和协调解决中医药改革发展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强化督促落实,切实推动影响和制约我省中医药发展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要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逐步构建起与河南省中医药大省地位和行业管理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省、市、县均要明确承担中医药管理职能的机构,并根据中医药事业及产业发展需要,适度增加、调配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确保工作力量充足;要狠抓工作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切实把政策举措转化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效,加快推动河南省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