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疱的临床诊治 □李 奇
肺大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 肺大疱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多见于小儿,因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黏膜皱襞呈瓣膜状,软骨发育不良,引起活瓣作用所致。后天性多见于成人和老年人,常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病因 肺大疱一般继发于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肺气肿,也有一些病因不清的特发性肺大疱。小支气管发生炎症病变后出现水肿、狭窄、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瓣作用,使空气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只进不出),致使肺泡腔内压力升高,同时炎症使肺组织破坏,肺泡壁及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升高而破裂,肺泡互相融合形成大的含气囊腔。 肺大疱有单发的或多发的。继发于肺炎或肺结核者常为单发,继发于肺气肿者常为多发。 分型 肺大疱常位于肺尖部及肺上叶边缘处,依据形态及与正常肺组织的关系,常将其分为Ⅰ型窄基底肺大疱、Ⅱ型宽基底表浅肺大疱、Ⅲ型宽基底深部肺大疱。 症状 患者的症状与肺大疱的数目、大小以及是否伴有基础肺部疾病密切相关。较小的、数目少的单纯肺大疱可无任何症状,有时在胸片或胸部CT检查时偶然被发现。体积大或多发性肺大疱可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少数患者有咯血和胸痛症状。 肺大疱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自发性气胸或血气胸、继发感染。自发性气胸是肺大疱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临床表现为突发胸痛、喘憋、咳嗽及呼吸困难,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特别是张力性气胸,可危及生命。另外,出现气胸时胸膜粘连带撕裂所致的小血管破裂,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如有进行性出血,需要积极处理。 治疗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大疱的主要方法。胸部CT检查可以明确肺大疱的数目、大小以及是否伴有其他肺部疾患。对于出现血气胸等并发症同样需要进行胸部CT检查,可了解气胸的量及肺受压的程度及胸腔内的情况。 目前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必要时增加胸膜固定术,减少气胸复发概率。 (作者供职于开封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