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米河镇卫生院 |
|
米河镇卫生院 顺利实施静脉溶栓术 本报讯 (记者杨 须 通讯员付海鹏)7月18日,巩义市米河镇卫生院来了一位脑卒中患者,溶栓小组快速启动绿色通道,评估患者的病情后,明确表示患者可以静脉溶栓。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主任李会晓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例静脉溶栓术。患者用药后,在医务人员的积极协调下,迅速转至巩义市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救治。目前,该患者已经恢复健康。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rtPA(一种溶解静脉血栓疗法)静脉溶栓治疗。可是,目前只有10%~20%的患者能在3小时内到达医院,而及时接受静脉溶栓的患者比例不足3%。 近年来,巩义市人民医院在不断探索如何让患者能够更快速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在医院里,每月进行脑卒中质控,进一步优化流程。可是,由于地区特点,一部分地区离市区较远,患者在到达医院时已经错失静脉溶栓的机会。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成了打通静脉溶栓的关键。 自巩义市总医院成立后,及时实施“静脉溶栓下基层”惠民工程,将静脉溶栓技术向卫生院推广。米河镇卫生院在这一工程启动以后积极派医务人员到巩义市人民医院学习静脉溶栓技术,并于今年6月在卫生院成立脑卒中救治单元。 成立脑卒中救治单元,可以提升基层卫生院对脑卒中患者的识别、诊断、治疗能力,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