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忠民 通讯员曹永宏)近年来,商丘市睢阳区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防和消除慢性病的危害,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新机制。6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评估结果,睢阳区被确定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完善架构,确保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睢阳区按照“十三五”规划推进健康睢阳建设,强化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制定了全区慢性病综合防控优先策略和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思路;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卫生健康、教育体育、发展改革、财政、食药监管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组,强化了涵盖疾病预防、公共卫生、临床、妇幼保健、爱国卫生等方面的示范区建设专家技术指导组职能;睢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了慢性病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成立了疾控科,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建立了公共卫生办公室,设有专职慢性病防控管理人员,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指定工作人员负责慢性病防控,有力推进了慢性病综合防控全面开展。 细化职责,完善落实创建制度机制。睢阳区明确提出了“双职能双职责”的工作要求,全区各职能部门既是共创主体,又是健康单位创建主体,既承担公共创建的督导指导职责,又要承担本单位的考评考核职责,并向区政府签订责任状,有效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落实例会和工作协调制度,定期召开工作组联络员会议,强化信息交流沟通,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集中协调解决;在加强经常性培训学习的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到新郑等地参观学习,并邀请省、市专家指导工作;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将创建工作专项经费和经常性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资金保障到位;落实督查、通报、约谈,对各成员单位开展督导、检查和指导,对措施落实不力的单位及时进行通报批评,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多措并举,营造健康宣传氛围。睢阳区充分利用传统和现代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全渠道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宣传部门制订了慢性病健康知识媒体传播计划,区融媒体中心指导区相关网站和“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设立健康教育专栏26个,在相关媒体开辟专栏9个,大力宣传慢性病防控、烟草控制、合理用药、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发布健康知识和活动动态信息450多条,设立健康文化墙、健康宣传栏600多面,完善了健康教育活动室400多个,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对辖区居民至少开展一次健康教育讲座;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小手拉大手”,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在公交车内、市区主要道路两旁、公园广场设置公益广告牌2000多块,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和公共场所大型电子屏幕(200块)上,持续推送健康教育宣传知识,促进了健康教育品牌的形成。 群策群力,积极构建健康支持性环境。为进一步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成为全民自觉行动,睢阳区积极培育和营造可及性、支持性健康环境,完善了公共体育设施,在各绿地广场、公园、居民小区安装健身器材3000多件(套),为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提供便利;积极建设健康主题场所,积极打造健康主题公园和健康活动场所10个,内设健康步道、健康小屋、健康宣传栏;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根据道路和居民出行情况,与相关企业合作,适量投放公共单车和共享单车2000多辆,解决部分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示范引领,引导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开展。睢阳区落实“全民健身月”各项活动,举办古城10公里健步走等群体性职工运动会,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落实职工工间操制度,每年利用全民健身日等时机适时开展工间操比赛,切实促进了职工健康;各中小学校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使课间操成为校园常态;积极为群众自发形成的跑步、快速健康骑游、太极拳和太极剑、健身舞及球类协会等健身活动团体提供专业指导和便利条件,确保他们的集中活动和经常性活动规范、健康。同时,睢阳区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系统开展了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酒店、健康餐厅、健康食堂以及无烟单位的创建活动,带动了更广范围的健康环境建设和健康行为养成。 成效显著,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高。睢阳区通过开展“三减三健”专项活动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及加强各种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逐步完善运动设施设备,在群众中掀起了新一轮的健康热潮,群众健身锻炼比例明显提高,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多数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据调查结果显示,睢阳区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68%,不良饮食习惯逐步改变,健康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18岁及以上居民经常锻炼(一周大于等于5天)的比例已从2016年的37%提高到目前50%以上,全民健身运动在睢阳区已蔚然成风。多数慢性病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血压、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