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走进伏牛山 河南新发现三种野生药用植物
本报讯 (记者刘 旸 通讯员潘成学)6月底,郑州大学药学院组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河南省专家委员会的12名专家,赴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在3天普查中,专家组新发现了河南省分布有的掌叶大黄、异叶亚菊、川东紫堇3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普查中,专家组抵达河南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的老鸦岔垴等重点区域,对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等进行了详细调查。他们共发现了大叶三七、杜仲、党参、重楼、药用大黄、刺五加、细柱五加、白簕、类叶牡丹、岩白菜、紫花前胡、木通、黄瑞香、秦岭小檗、川赤芍等近百种重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除发现3种分布的野生药用植物外,还发现了黄铜矿、云母矿等药用矿物资源。 专家组成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河南省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随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振国,以及来自河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药学院的多位专家,还针对三叶木通、北五味子等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资源的人工驯化、栽培与开发等,提出了合作意向。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高阳等,就下一步合作意向同专家组进行了磋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