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今年,郑州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将“增加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且立项为达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发16排CT。 郑州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进人才技术下沉,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基层活力,促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2019年,郑州市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基层首诊率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接诊2660.7万人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836.93万份,慢性病患者得到有效管理和服务。 在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建设方面,郑州连续多年将其列入民生实事,先后投入4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17家县级医院、81家乡镇卫生院、24家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99家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19个远程诊疗中心,为基层配备远程诊疗设备450套;按照《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五年规划》,今年将新增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为市政府重点任务和督导事项,由县(市、区)政府“免费提供业务用房、核定人员数量、配备设备设施、保障运营经费”,每新增一家且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财政给予300万元补贴。 为了激发基层活力,郑州还积极落实“两个允许”,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与区域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平均水平相衔接,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允许医疗收支结余用于人员薪酬分配,允许服务能力强、考核优秀的机构人员绩效工资总额“突破”区域公立医院平均水平;建立签约服务奖励机制,将70%的签约费经考核后用于家庭医生团队人员奖励,其余部分用于其他相关人员奖励,且不计入绩效工资;投入财政资金1.1亿元,建立签约服务专项补助,按签约人数给予签约服务团队10元/人/年的签约服务补助;细化基层医疗卫生考核项目,在确保激励效率的同时保证服务质量和行为规范。 在加强人才培养、优化基层队伍方面,郑州近年来共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471人到基层工作,其中研究生72名、本科生253名、专科生146名,招聘96名特岗全科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对于乡村一体化开展较好的县(市、区),根据工作需要将乡镇卫生院部分编制用于招聘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生,实行“乡招村用,事业管理”,提高乡村医生岗位吸引力。此外,郑州还将省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与市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相结合,将基层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把学员的学习考勤、实践操作、理论测试等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全年累计培训1870人次。 郑州还积极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一家二级以上医院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选派人员免费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上级医院选派专家到基层坐诊带教,开通远程诊疗,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的高水平医疗服务,2019年共开展远程诊疗36.1万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