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常 娟 通讯员周厚亮)6月18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张金盈教授团队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马依彤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自然综述·心脏病学》上在线发表新冠肺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特点及防治策略的述评文章3个多月来,文章阅读量已经突破47.5万次,被核心期刊引用200余次。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而在欧美部分国家死亡率超过10%,新冠肺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更高。张金盈教授团队和马依彤教授团队共同发表的文章指出,尽管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也有部分病例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系统损害。另外,有部分病例由于合并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导致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因此,认识新冠肺炎所致心血管系统损害及相关机制,有助于对这类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与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即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相互作用,导致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当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时,症状通常较重。新型冠状病毒导致心肌急性损伤和心血管系统的慢性损害,并且对于合并基础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往往病情急剧加重,导致死亡。 文章特别指出,新型冠状病毒通过ACE2受体感染宿主细胞引起新冠肺炎,同时对心肌产生损伤。存在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预后较差。对于急性心肌损伤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进行心肌保护治疗。该文章的发表,为疫情期间心血管系统疾病防控以及新冠肺炎预后评估提供了依据。 文章于今年3月5日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综述·心脏病学》(影响因子17.42)在线发表后,被Nature(《自然》杂志)、JAMA(《美国医学会》)、Circulation(《循环》)等国际顶级期刊引用30余次,并被写进欧美新冠肺炎防治指南和专家共识。在所有同时期发表的251009篇文献中,该文的影响力排名第172位,在所有《自然综述·心脏病学》同期发表的文献中影响力排名第一,不仅为新冠肺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及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还为目前国际关于新冠肺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