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他们为武汉拼过命
韩传恩:坚决打赢危重患者救治攻坚战
张建宏:用“心”抗疫
周正:坚守 为了每一位重症患者
王瑞:我们和患者并肩战斗
邵青青:“邵三管”是这样来的
1
11 1 2020年4月2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周正:坚守 为了每一位重症患者
 

周正:坚守 为了每一位重症患者

    作为医疗组组长,我深知病房就是战场,治疗重症患者,就是与死神争分夺秒。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而且一旦出现“炎症风暴”,会急转直下,极易在短时间内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甚至凝血功能障碍,不仅仅是肺,各个脏器都会发生衰竭。因此,医护人员的神经始终是紧绷的。
    打破重症病房压抑和沉闷的气氛是我作为组长需要破解的难题,为此我想了很多办法,带着队员主动和患者交流,询问病情并进行体格检查;对一些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慢慢地,患者就忘记了恐惧,加上有的患者已经好转,病房的气氛就变得不一样了。
    在给患者取咽拭子标本时,医务人员需要和患者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棉签触及咽部时患者极易出现咳嗽和咯痰,病毒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染给医务人员。为了消除大家的恐惧心理,我第一个冲在前面,采咽拭子标本,只有不怕危险,才能带领大家往前冲。在支援武汉市第四医院的整整两个月里,发现有的队员疲惫不堪,我主动替他们值班,让他们休息,恢复体力。当然,我也不是超人,但人有时候就是很奇怪,一旦使命在肩,似乎真有用不完的力气,打个盹醒来,就感觉跟“充满电”一样。
    有一对兄弟因照顾患有新冠肺炎的父亲而被传染,他们的父亲因病情严重医治无效去世。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兄弟俩发热、咳嗽和胸闷症状越来越重,稍微活动就喘息不止。兄弟俩因刚失去亲人,自己又被感染,入院时心情沉重,不吃饭,对新冠肺炎有高度的恐惧感。我和队友暗下决心,一定要治疗好这兄弟俩,他们都才40多岁,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治不好,对他们的家庭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为此,我和几位医生多次会诊,对症治疗的同时,关口前移,仔细分析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对应措施。这些经验也被用于其他患者。经过“一人一策”的针对性治疗和不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兄弟俩病情逐渐好转,最后同一天痊愈出院。出院时,兄弟俩向我们竖起拇指,说:“河南人真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们和患者逐渐熟悉起来,患者的病情也在好转,当初的焦虑和抑郁慢慢消除了,病房的气氛活跃了许多。有时候,为了给患者缓解压力,调剂单调的病房生活,我们医疗队一名能歌善舞的护士在病房给患者唱豫剧,病房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有一次,我查房的时候,一位老太太正在吃饭,看到我进来了立马放下碗筷,戴上口罩。当时,我感觉很奇怪,就主动走过去,问她为什么不吃饭了。她说:“我担心吃饭不戴口罩会把病毒传染给你,我要好好配合治疗,等我们都好了,你们就能早点回家了。”听到她这番话,我感觉心里暖暖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