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与多动症的区别 □王 位 李 政
活泼、好动甚至顽皮,都是孩子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见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写作业敷衍了事,就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 目前,社会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两个极端,过度关注或不予重视。那么,这样的孩子究竟是不是有多动症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常被误解为字面意思上的多动,其全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多动症是指儿童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和心理生理发育阶段明显不相称的以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冲动、任性和情绪不稳定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虽智力正常,但学习困难、运动功能不协调或技能较差,影响儿童的学业成就、社会交往、情绪控制等方面的功能。国内外调查发现,多动症患病率为3%~7%。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答来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一、孩子3岁了,经常跑来跑去,停不下来,是不是多动症呢? 首先,孩子4岁以下是不考虑多动症诊断的。其次,好动的孩子不一定是多动症。 孩子顽皮好动与多动症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多动症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一般孩子喜欢的电影、电视、连环画等,也不能专心致志欣赏;顽皮的孩子却全然不同,能全神贯注,并且还讨厌被干涉和影响。这说明多动症儿童具有注意力缺陷症状,而顽皮儿童的注意力缺损则是对学习缺乏兴趣而引起的。因此,前者应给予相应治疗,而后者应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 2.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及系统性:顽皮的孩子的多动常具有一定的目的,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常呈冲动式,杂乱,有始无终。 3.自制能力:顽皮的孩子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乱吵闹;而多动症儿童则无此能力,经常在一些严肃的场合做出出格的事情来。 4.动作发展上:少数多动症患儿反应迟钝,动作不灵活、不协调,扣纽扣、系鞋带动作缓慢,跑步常摔跤,写字、用剪刀动作笨拙;顽皮的孩子没有这些运动缺陷。 二、孩子不好动,可以排除多动症吗? 不好动的孩子也可能是多动症。多动症的三大核心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单独发生,分为3种亚型:混合型、注意缺陷型和多动冲动型。注意缺陷型并没有明显的活动过多表现,有些甚至看上去很安静,但容易走神,做事拖拉,粗心,丢三落四,做事缺乏组织计划性和条理性,常常影响到学习成绩。 三、孩子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时注意力很集中,可以排除多动症吗? 多动症患儿的注意缺陷是指“主动注意”缺陷,而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则为“被动注意”,是屏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不能说明孩子的注意力很集中。 四、有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就一定是多动症吗? 很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容易被误认为患了多动症。其中一部分孩子不是多动症,而是没有做好入学准备。多动症诊断标准中,行为症状须至少持续6个月,在多个场景出现(如学校、家庭),而且造成功能损害,才可诊断为多动症。不能只根据多动、冲动或注意缺陷等现象就诊断为多动症,也可能是疾病造成患儿各方面的功能损害,影响到学习成绩、同伴交往、情绪控制等。 多动症并非字面上的多动,需要结合儿童年龄、症状发生的场合、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功能损害等。建议家长在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带孩子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明确诊断、规范治疗、改善孩子的功能。 康纳氏评分简表有助于多动症的识别。

(作者供职于南阳市中医院儿童康复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