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抗疫防痨 守护健康呼吸 ———纪念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何家荣
2020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 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科赫氏在柏林发现结核杆菌。当时,结核病正在欧美流行。科赫氏的发现,为结核病研究和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为结核病防控带来了希望。直至20世纪50年代,抗结核药物问世前,大多数结核病患者未能得到正规有效治疗。其间,至少有2亿人因结核病失去了生命。 结核病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空气等媒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患有结核病的人咳嗽、打喷嚏或吐痰时,会把结核杆菌喷到空气中。人们只需要吸入少数这类细菌就会被感染。一个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感染10人~15人。结核病是全世界十大死因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估计有48万人染上了耐多药结核病。该病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世界性难题。耐多药结核病是一种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这两种最有效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没有反应的细菌导致的结核病,危害堪比“超级细菌”。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作为新冠肺炎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和信阳市抗疫主战场,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按照信阳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院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日夜奋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打赢这场阻击战,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据统计,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10人(含重型患者17人,危重型患者9人)。全市第一例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在这里顺利出院,第一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也在这里转危为安。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信阳市是河南省“南大门”,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的南北要道,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病菌生长,加上人口基数大,地处革命老区、山区,经济欠发达,是传染病的高发区和易流行区。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的情况下,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动对标传染病的历史周期律,强化防范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意识。结核病也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与新冠肺炎初期症状类似,治疗时间短则6个月~8个月,长则1年~2年。 结核病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咯痰,还伴有痰中带血、低热、夜间出汗、胸痛、乏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如果您持续出现这些症状,应高度怀疑得了结核病,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就诊,病情较重者到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诊疗。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作为需要新担当。下一步,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树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积极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做好结核病防控工作而不懈努力,不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