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八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系列指南
每周一练(呼吸、血液循环)
精打细算 节省开支 自制快速手消毒剂
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支个招
经方加味治怪病
1
11 1 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系列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系列指南

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居家医学观察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从和患者接触的最后一天起采取医学观察14天。在家中观察期间需与医学观察人员保持联系,并需要了解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掌握家庭预防的洗手、通风、防护和消毒措施。
    一、房间设置
    家中如果有多套房屋,最好单独居住;如果只有一套房屋,则单独房间居住,并有独立卫生设施。如果条件不允许,其他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至少保持1米的距离(例如可以分床睡);最小化密切接触者活动区域,和其他家庭成员尽可能不产生重叠,可能重叠的区域(厨房、浴室等)需要做好通风(保持窗户开启)、消毒。
    密切接触者居住房间应该通风良好,不能使用和其他房间共通的中央空调。房间室内应当使用木质、金属的家具,避免使用布艺、皮质等不易消毒的家具。
    二、作为密切接触者应该做的事
    (一)自觉隔离观察14天,减少外出活动。除非必要,请勿和他人密切接触。
    (二)每天至少测量体温2次,密切接触者应密切观察自身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三)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使用纸巾遮掩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用流水与洗手液洗手,并采取手消毒措施。
    (四)密切接触者如果出现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立即联系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人员。
    三、外出和探视
    密切接触者应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原则上不得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四、个人防护
    家属应尽量减少与密切接触者及其用品接触,避免共用牙刷、香烟、餐具、饭菜、饮料、毛巾、浴巾、床单等。看护人员与密切接触者共处一室时应戴好口罩,口罩需要紧贴面部,佩戴过程中禁止触碰、调整(解释戴什么、怎么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时,必须立刻更换。摘下及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洁(口罩的处置)。
    与密切接触者有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密切接触者居住空间后,需清洁双手。准备食物、饭前便后也均应清洁双手。如果双手不是很脏,则使用酒精免洗液清洁。如果双手比较脏,则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注意酒精使用安全,以免意外吞食或引发火灾)。
    五、物品准备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房间内应当准备水银温度计、外科口罩、消毒纸巾、快速手消毒剂、84消毒液等消毒剂、带盖的垃圾桶。
    六、清洁和消毒
    参照清洁消毒通用篇,并适当增加频次。

 

公众个人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引,适用于疾病流行期间公众个人预防指导。
    一、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一)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二)建议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三)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电影院、网吧、KTV(指配有卡拉OK和电视设备的房间。卡拉OK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发明的一种音响设备)、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二、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一)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二)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健康监测与就医
    (一)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二)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四、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
    (一)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二)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三)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四)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五)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六)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

 

有疾病流行地区旅居史人员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引,适用于在两周内有武汉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的人员。
    一、尽快到所在村支部或社区进行登记,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二、从离开疾病流行地区的时间开始,连续14天进行自我健康状况监测,每天两次自测体温。条件允许时,尽量单独居住或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
    三、若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就诊。
    就医途中具体指导建议如下:
    (一)前往医院的路上,患者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二)如果可以,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三)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四)若就医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普通家庭篇

   一、家居环境
    每天开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可采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每天清洁家居,保持家居环境和物品清洁卫生。
    二、个人卫生
    (一)什么情况戴口罩:到医院必须戴口罩;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农贸市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建议戴口罩。
    (二)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与别人谈话时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回家后应第一时间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含乙醇的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从医院回来尽量先洗澡,换洗衣物。
    (三)尽量避免与活禽接触,不购买、宰杀、接触野生动物。
    (四)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咳嗽、吐痰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或采用肘护,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餐前便后、擦眼睛前后、接触宠物或家禽后、接触患者前后等应及时洗手。
    (五)毛巾采用一人一巾一用原则,使用后悬挂于通风干燥处。
    (六)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垃圾桶,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加盖垃圾桶里,每天清理,清理时扎紧塑料袋口,再投放到分类垃圾桶里。
    (七)若有发热、咳嗽、乏力等呼吸道症状,并且近期有与野生动物或发热咳嗽患者接触史,请戴上一次性医用口罩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参照清洁消毒通用篇,环境及物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供稿)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