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将已磨损破坏的关节面切除,通过手术方法将人工膝关节假体安装于病痛膝关节表面,使磨损的关节面恢复平滑。它主要用于严重膝关节疼痛、不稳、畸形,日常活动受限,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者。 1.膝关节置换的目的 解除膝关节的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膝关节的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2.住院前的准备 (1)检查、治疗原有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 (2)治疗体内和体表感染灶,比如扁桃腺炎、牙龈炎、化脓性感染病灶等。 (3)锻炼: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做力所能及的锻炼活动,比如散步等,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手术的耐受能力;加强患侧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锻炼和膝关节活动范围的锻炼,同时要加强健侧膝关节的锻炼。 (4)学会正确使用拐杖或助行器。 3.术前锻炼 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锻炼,一般每日2次,锻炼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不疲劳为度。 (1)股四头肌舒缩锻炼:患者平躺在床上,踝关节下垫一个软枕头,绷紧大腿前侧的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并将膝关节用力向下压,保持5秒,然后放松,如此反复。 (2)直腿抬高锻炼:患者平躺在床上,一侧膝关节稍屈曲,另一侧膝关节伸直,趾尖向足背勾紧,缓慢抬起,足跟离床面约25厘米,保持5秒,缓慢放下,如此反复。 (3)小腿肌肉的锻炼:患者平躺在床上,伸直双下肢,将双足用力往上钩,保持5秒,然后放松;再用力向下踩,保持5秒,然后放松。 4.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 通过膝关节的主动、被动锻炼,可以改善局部乃至整个下肢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可以预防手术后关节周围产生粘连。 5.手术后康复锻炼的原则 (1)个性化原则:锻炼的方法、频次和时间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方式、内置假体、心理素质、病情变化等情况因人而异。 (2)循序渐进原则:康复锻炼的幅度从小到大,时间逐渐增加,并根据锻炼后次日反应决定增减运动的量。 (3)全身训练的原则:通过全身训练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康复,避免便秘、坠积性肺炎、局部皮肤压伤等疾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精神面貌。 (4)要坚守持之以恒的原则。 6.出院后,遵医嘱按时随访,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 (1)体温持续升高。 (2)膝关节周围疼痛,特别是静止时仍感到疼痛。 (3)膝关节周围肿胀、皮肤温度比其他部位高。 (4)伤口有渗出物。 〔文章由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膝关节病科整理〕
科室简介
膝关节病科(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病科室)
膝关节病科收治病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全身各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及损伤,髌骨脱位、失稳,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膝关节脱位,关节内骨折等。擅长: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单髁置换术、髌骨关节表面置换术,各种软骨修复术及“平乐正骨”特色疗法。 膝关节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建设科室,河南省中医名科。科室现有高级职称专家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科室医生均经验丰富,均经过国际知名医院专业培训,对复杂病情可提供精确的诊断。科室护理人员认真负责,能为患者提供个体化、人性化的服务。目前,膝关节病科主要方向以全身各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主,尤其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年门诊量3万人次以上,每年收治住院患者1800人次以上,每年膝关节置换1000多例,每年关节镜微创手术700多例。 特色诊疗: 1.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及翻修术:目前科室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标准化诊断、治疗及康复体系。2.单间室置换术:包括单髁置换术、髌骨关节表面置换术。3.关节镜微创技术:具有痛苦小、切口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4.软骨修复术:包括自体骨或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膜或骨膜移植修复、软骨细胞移植修复等方法。5.“平乐正骨”特色疗法:采用内服中药、中药熏洗、小针刀等多种治疗方法,并开发了桃仁膝康丸、羌归膝舒丸等系列新药,适用于早期、中期、晚期的各类关节炎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