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县人民医院提质升级为抓手 濮阳力促医疗水平全面提升 本报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佀晓阳
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县人民医院提质升级是省委省政府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也是省卫生健康委近两年的重点工作,濮阳市以县人民医院提质升级为契机,力促全市医疗水平全面提升,取得明显效果。1月14日至15日,2020年河南省县(市)人民医院提质升级暨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启动会在濮阳市召开,濮阳市卫生健康委、淇县人民医院、范县人民医院和台前县人民医院做先进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濮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协调财政、医保、编制、人事等政策保障,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濮阳市卫生健康委同市委编办、财政、医保等部门联合印发《濮阳市推进县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县建立了由县长负责、卫生健康委牵头、多部门参与的综合协调推进机制,定期解决县域医疗中心建设中的问题。 紧盯目标 精准发力 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是县人民医院提质升级的标志性目标。濮阳市台前县、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南乐县地处冀鲁豫交界,3家县人民医院底子薄、基础差、技术弱,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成为医院难啃的“硬骨头”。但是,这既是硬任务,也是医院提质升级发展的机遇。这3家医院的院长向市、县立下“军令状”,不达目标不罢休,完不成任务引咎辞职。 濮阳市卫生健康委精心谋划,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咬定目标不放松,在等级评审工作中打出一套“组合拳”:聘请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省级医院专家,为县级医院“把脉问诊”;组织市级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团式入驻县级医院进行指导;成立督查组,每月到医院进行暗访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通报,督促医院进行整改。通过这套“组合拳”,范县人民医院、台前县人民医院、南乐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3家医院分级诊疗病种目录A类、B类病种均达标,南乐县人民医院新增骨科、妇产科等县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神经血管诊疗技术、外周血管诊疗技术等技术填补县域空白;台前县人民医院新增产科、肾病科等县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消化道穿孔修补术、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技术、心血管介入术等技术填补县域空白。范县人民医院儿科被评为省级医学临床重点培育学科,骨科、神经内科被评为市级重点学科。 加强融合 补齐短板 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盘活医疗资源。濮阳市根据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结构与布局,统筹县域医共体规划建设、投入保障、人事安排和考核监管。围绕“县强、乡活、村稳”的目标,濮阳市深度整合县域医疗服务资源,成立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消毒供应、病理诊断、心电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等中心,逐步实现同质管理和县、乡、村“三级联动”,促进了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紧密管理。 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补齐发展短板。濮阳市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指导各医院对标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和等级评审标准,加强专科医疗中心建设,补齐薄弱专科短板,强化核心专科能力,打造优势专科品牌,逐步实现医疗技术、护理服务、后勤保障等工作的标准化、同质化。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提高服务效率。濮阳市远程诊疗平台设在濮阳市人民医院,具有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远程预约、远程专科会诊、信息资源管理等功能。目前,该市远程诊疗平台与60家市、县、乡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互联互通。2019年,濮阳市远程诊疗平台为基层开展远程诊疗732例、远程心电11387例、远程影像138例、病理会诊425例。为了加快电子病历系统提质升级,南乐县人民医院投资700多万元,先后改造了临床电子医嘱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新增了手术麻醉管理系统、网络心电系统、电子签名系统;范县人民医院先后投资1500万元,对全院信息系统进行了软件、硬件和基础网络铺设的整体改造升级;台前县人民医院投资1520万元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2019年10月11日,电子病历系统通过了省卫生健康委审核。 通过县人民医院提质升级,打造县域医疗中心,濮阳市实现了基层服务能力、患者满意度“双提升”和门诊次均费用、县域外转诊率“双下降”。南乐县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82%、外转率同比下降2.92%;范县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5.33%、外转率同比下降3.22%;台前县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2.57%、外转率同比下降2.15%。截至2019年年底,濮阳市中医医院、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复核评审,濮阳市妇幼保健院通过了三级医院评审,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范县人民医院、台前县人民医院、南乐县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濮阳市人民医院、安阳地区医院启动了三级甲等医院复核评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