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郸城县虎岗乡卫生院来了一名中医女硕士 |
|
本报记者 侯少飞 通讯员 孙小明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到百姓中去,中医更适合基层,更适合广大农村群众。中医治疗费用低廉,尤其在慢性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杨瑞的这一番话回答了很多人的疑问。她的这番话不仅让我们明白了一个胸怀中医传承与发展大志的人,是不会计较个人得失的,也让我们想起了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曾提出的“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 杨瑞的父亲是当地德高望重的医生。杨瑞自小耳濡目染,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敬仰,明白了为群众解除病痛就会受人尊重的道理。从长春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杨瑞曾在北京一家知名医院工作。一个偶然成就了她与郸城虎岗籍的丈夫之间的爱情佳话。跟随丈夫看望公婆时,杨瑞看到了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那时,郸城县的基层卫生院很不景气,一方面县、市级医院人满为患,另一方面基层卫生院门可罗雀,中医药的发展前景更令人担忧。杨瑞明白,这里才是最需要她的地方。 2016年,杨瑞辞去工作,随丈夫来到虎岗行医。然而,因为年轻,群众并不信任她,再者,农村群众对中医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一时间,杨瑞几乎陷入困境。 机会总是为有心人准备的。2019年1月24日,郸城县人民医院牵头成立了郸城县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虎岗乡卫生院成为医共体成员单位之一。刚刚上任的年轻院长朱一帆对卫生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让虎岗乡卫生院焕发出生机。可是,人才的短缺依然是困扰朱一帆的一大难题。求贤若渴的朱一帆听说虎岗乡有一位中医女硕士,马上请来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辉一块儿登门拜访。一番长谈,他们对于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观点不谋而合。很快,通过“县招乡用”的人才管理办法,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手续,杨瑞成了虎岗乡卫生院的一名医师。 虎岗乡卫生院把杨瑞看成“镇院之宝”,专门为她设置了一间诊室。此外,卫生院中医馆建设给杨瑞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 汲水乡一位老太太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二十余载,经多方诊治效果不佳。杨瑞施以针灸、点刺放血等中医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压迫解除,身体状况明显好转。50多岁的李先生患哮喘多年,走几步就气喘吁吁。杨瑞为其开了几剂中药,加上针灸治疗,1个多月后,李先生身体好转,晚上不咳,走路不喘。一位40多岁的货车司机夜里在车上休息时受凉,导致左侧面部瘫痪,一只眼睛无法闭合,同侧肩膀肿痛,痛苦不堪。杨瑞为其对症施药,辅以针灸,3天见效。患者肩痛明显减轻,左眼闭合自由。 几个月来,杨瑞小试身手,她的名气也不胫而走。周边乡村的群众慕名前来,连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也会趁下乡帮扶的机会,找她讨个药方。杨瑞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杨瑞是一个有情怀的人。”朱一帆这样评价她,“她心里有群众,让患者看病尽量少花钱。有时看到农村老人手头拮据,她主动给他们买饭。她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对中医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有她这样的医生,我们基层卫生院的发展就有了希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