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专家学者聚集一堂 学习交流郸城医共体建设经验 第五届医共体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峰会在郸城举行 |
|
本报讯 (记者侯少飞 通讯员刘 辉 侯同廷)12月10日~11日,第五届医共体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峰会暨郸城医共体建设经验交流会、第五期中国县域医共体建设实务高级研修班在郸城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医共体试点县、区的500余名代表聚集此地,学习和交流“郸城模式”的医共体建设经验,共同解读健康中国战略,共商健康中国建设大计。 据悉,此次峰会由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地方服务中心、郸城县人民政府、健康县域融媒共同主办,中国县域医共体网、郸城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郸城县人民医院承办。 郸城县全面启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提升县域综合服务能力为抓手,整合优化县域医疗卫生健康资源,努力构建紧密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全县坚持破立结合,高位推动建机制,按照“县强、乡活、村稳”的要求,建立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4家紧密型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全面推进行政、人员、财务、业务、信息、绩效、药械“七统一管理”,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把人事管理、资金分配、资源调配“三项权利”下放到集团总医院,激发了总医院的动力活力。该县积极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建立“总额预算、季度预拨、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激励约束机制,并构建了由政府督察、行业管理、集团监管、社会监督4级医疗基金监督管理体系,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维护了医保基金安全。同时,该县注重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根本性、基础性工作,作为落实深化改革任务的重要举措,精心谋划、高位推动,成立县域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建立4家紧密型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坚持精准施策,凝聚合力解难题。 通过近一年的建设,郸城县实现了县域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患者报销待遇、医院内部收支结构、群众健康素养、县域内医保基金回流占比等五大提升;实现了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的上下贯通,有效流动,提高了集团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和运转的高效性;推进了医疗和公共卫生以及健康促进的融合,医保基金与医疗和健康之间关系的深度融合,补齐医共体短板,实现横道边、竖到底的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12月10日上午10时,第五届医共体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峰会暨郸城医共体建设经验交流会举行媒体见面会,郸城县副县长肖炜介绍医共体建设的“郸城经验”。 12月11日上午,与会代表分组先后到郸城县人民医院、郸城县中医院、虎岗乡卫生院、石槽镇卫生院、虎岗乡王寨行政村卫生室、石槽镇小曹楼行政村卫生室,实地参观医共体建设成果。在郸城县人民医院和郸城县中医院,与会代表认真听、仔细记、细心拍照,深入了解行政、人力资源、医疗、财务、绩效、药械耗采购及信息化建设“七统一管理”模式,运营管理、财务管理、医保监管“三大管理中心”,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病理、远程检验、消毒供应“六个远程中心”的建设情况。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与会代表对卫生院加入医共体之后院容院貌的巨大变化,及标准化的中医馆建设赞不绝口;对村卫生室扎根基层,扎实推进健康促进“321”工作模式,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教育、健康扶贫等工作落实情况纷纷点展。与会代表认为,郸城医共体建设模式可复制、经验可推广,将对下一步全面推进医共体工作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