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骨质疏松,关注中老年骨骼健康(二) 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误区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叶 进 骨骼的强壮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贯穿于生命全过程。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增加致残率或致死率。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骨质疏松症一旦发生是不可逆转的,所有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手段只能起到延缓疾病发展、预防再次发生骨折的作用。对于骨质疏松来说,防患于未然更重要。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应分为3个阶段: 一级预防是无病防病,主要人群为儿童及青少年。预防的重点是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倡导科学均衡的膳食,提倡合理的体育锻炼及充足的阳光照射,避免体内钙质过多丢失,尽可能提高骨峰值,为预防骨质疏松打下良好基础。从这个角度看,预防骨质疏松症任何时间都不早。二级预防主要人群为中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预防的主要手段除了继续保持合理的饮食、足够的钙摄入量及适当的体育锻炼外,应该定期检测骨密度,必要时使用适当的药物来预防骨质疏松,主要目的是阻止早期疾病的发展。三级预防主要人群为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防治的重点是通过药物促进骨的形成,抑制骨吸收;结合适度的户外活动,通过综合治疗增强体质,积极进行科学干预,达到防止骨折或再次骨折的发生。 目前,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补钙就是治疗骨质疏松。很多患者从中年时期就开始服用钙片,预防骨质疏松,可到头来仍患了骨质疏松症。这是为什么呢?虽然骨骼的强健离不开钙,但是仅靠补钙是远远不够的。骨质疏松症不仅因为骨钙流失和钙质摄入量不足,还因为骨骼代谢的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功能失调,体内维生素D缺乏等多种因素造成骨量流失而发病。补钙只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之一。骨质疏松症患者应根据病情,使用相关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 2.老年人腰背部疼痛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中老年人出现腰背部疼痛,自己就诊断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实,引起腰背部疼痛的原因很多,有腰椎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症等。老年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有些甚至已经发生骨折。这种情况下,患者首先要进行骨质疏松症检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误诊,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接受正确治疗。 3.老年人骨折后只重视骨折的治疗,手术后,骨骼就恢复正常了。这种观念是十分可怕的。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很多老年人发生骨折都是骨质疏松造成的。手术治疗是一种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不能解决骨质疏松问题,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善。如果任由骨质疏松发展,其结果是反复骨折,反复手术,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将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老年人发生骨折后不但要积极治疗,还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防止骨折再次发生。 4.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时期治疗已经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从治疗的角度而言,骨质疏松症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即便有些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诊断较晚或已经发生骨折,但是通过积极的治疗仍可以阻止骨量进一步丢失,改善骨骼质量,提高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同其他慢性病一样,需要长期个体化的治疗。治疗前,笔者建议患者和专业医生充分交流,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案。治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贵在坚持。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坚持不懈,必会有收获。关注骨质疏松,关注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预防骨质疏松症,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
叶进,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骨质疏松科主任,主任医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与代谢性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防治发展共同体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科研工作,擅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等各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佝偻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骨病,高钙血症、成骨不全及变形性骨炎等代谢性骨病;获得科研成果4项,发明专利2项,编写论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