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 旸 史 尧)11月22日,全国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全国22个省(自治区)扶贫和卫生健康部门的13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分别就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面实施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武国定参加会议并讲话,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阚全程做交流发言。 强直性脊柱炎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治疗进展缓慢,医疗费用给贫困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约417万人,建档立卡的贫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约10万人,其中贫困中重度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约2万人。一些贫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放弃治疗导致瘫痪,加剧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2019年3月17日,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试点工作率先在河南省平舆县、安徽省霍邱县和临泉县、陕西省镇巴县、甘肃省渭源县、贵州省大方县开展。截至10月31日,试点地区已经救治了175名贫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部分患者恢复了劳动能力,重返脱贫之路。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印发《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工作方案》,面向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开展医疗救治,助力脱贫攻坚。 夏更生指出,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逐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要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做好做实白内障复明和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让贫困患者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 武国定说,河南省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积极推广“三重医保+三重救助+N”医疗医保救助托底模式,建立完善可持续的医疗救助保障机制,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和“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先后荣获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要积极开展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医疗救治,切实帮助他们减轻病痛、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确保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阚全程介绍道,在河南省38个国家级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约有2000人。河南在平舆县等县(市)的试点救治工作,已累计救治重症患者86人。接下来,河南省将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扩大至其他国家级贫困县。各地将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方案,统筹做好贫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认定识别、医疗救治、费用补贴、服务保障工作;摸清底数、建立救治台账,确保发现一例、救治一例,应治尽治、不落一人;定点救治、确保救治质量,为每个国家级贫困县明确县级定点医院,配备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贫困患者进行集中救治;部门联动、减轻患者负担,指导各地将强直性脊柱炎纳入门诊慢性病报销范围,相关患者在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就医结算;稳步推动、助力减病脱贫,联合省扶贫办等相关部门,逐步将强直性脊柱炎救治工作扩大到省定贫困县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体。 河南省平舆县的代表也在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