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五版:基层卫生
 上一版    下一版  
宜阳县第三人民医院打造老龄健康促进工作新平台
新县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息县第二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
温县人民医院“院庆”惠民多 义诊暖人心
高铁乘客突发疾病 医务人员紧急施救
漯河市召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着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泌阳县推进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专项治理
睢县:“清零行动”保障全县贫困人口基本医疗
洛宁县为贫困群众发放健康实用工具
舞阳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场评审
唐河县湖阳镇卫生院下乡义诊助力脱贫攻坚
濮阳县推动该县第一医疗健康集团建设
国家级妇女宫颈癌防治科研项目在新密市妇幼保健院启动
民权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医疗机构开展义诊活动
焦作市人民医院举办乡村医生专项技能培训班
1
11 1 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宜阳县第三人民医院打造老龄健康促进工作新平台
     本报讯 (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商有臣 张杏月)优雅的环境,智能化的管理,宾馆式的服务,亲情式的关怀……这是11月5日记者在宜阳县第三人民医院灵山医养中心看到的情景。作为洛阳市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该院紧紧抓住老龄人口健康养老的迫切需求,“以医养结合为突破口,创新健康促进工作新平台”的做法,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
    宜阳县第三人民医院的前身是该县城关镇卫生院,曾获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殊荣,2018年升级为宜阳县第三人民医院后,“怎样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成为大家一直思考的问题。2018年8月,该院被遴选为洛阳市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连续两年的安宁疗护基线调查工作实践,让宜阳县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晓云等深刻了解到老年人最关注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健康和养老问题。怀着“为社会解难,为政府分忧,为家庭减负”的责任感,该院决定“以医养结合为突破口”全力打造老龄健康促进工作新平台,让老年人健康养老成为现实,推动全县老龄健康事业的发展。
    “智慧医养,健康共创;特色康复,幸福共享。这就是我们的发展理念!”该院院长刘晓云说。医养结合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已经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特别强调和突出了医养结合。作为洛阳市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该院紧紧抓住老龄人口健康养老的迫切需求,致力于打造“医中有养、养老有医”的集“医疗、护理、康复、养老”四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新模式,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尤其是高龄失能老年人从中普遍受益。自9月21日开业以来,该院已为辖区2900余名居民提供了免费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指导服务,入住老人42人,就连邻近的汝阳、涧西的老年人都来入住,洛阳市区和周边县乡表达入住愿望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老年护理中心,有专业的24小时医护团队健康守护,解决了传统养老院“老人健康”无医疗保障的硬伤,实现“养中有医”;在康复医疗中心,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提供的慢性病管理、康复指导训练等服务让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参与能力不断提升,实现“医中有养”。与此同时,这里的智能健康管理中心以“互联网+智能慢性病健康管理”为切入点,引进上海圣乐医养结合服务平台,配合家庭随访与终端设备(腕式血压血糖仪),将健康信息上传至微信公众平台,本人或家属可即时获得个人健康信息和健康指导,方便出门在外的人员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后台管理员也能及时发现群众的健康红色预警,签约服务人员主动上门随访和电话随访,精准了解居民的健康情况,优化了急危重症的院前程序;医联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建设及远程会诊服务平台,让群众不出户即可享受专家提供的优质服务。
    在装修风格上,康复医疗中心采用实木红色,古朴典雅;老年护理中心采用粉蓝色,给人以希望;智能健康管理中心采用青色,让人有绿色环保之意;女性健康管理中心造型别致的等待区和用粉色窗帘隔开的治疗区,看上去既私密人性化,又温馨舒适。病房、走廊、卫生间设置的无障碍设施,随处可见的呼叫设备等处处都体现着医院对老年人的关爱;大红色的窗花、精心挑选的画框、走廊书架随时可取的图书,以及文娱室的棋牌、书画用品等让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医院引进的机器人“小宝”也会时不时“跳”上一段舞蹈,让原本沉闷的气氛变得活泼起来;每天下午的加餐,既营养丰富,又品种多样,让老年人营养、健康有保障。
    在这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重中之重。在重视中医养生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中心引进大型中医体质辨识仪、中医治未病检测仪,加强对“未病”“欲病”状态的干预调养,还引进疗效可靠的中药制剂、膏药,配备中药师配制的透药包、泥灸包、茶饮包、足浴包、香包等养生保健产品;开展的推拿、针灸、熏蒸、泥疗等技术,不仅减少了临床输液量及用药量,而且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的发生率,让群众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邀请省内外中医名家、传承人带教坐诊,使全院中医诊疗技术水平稳步提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刘晓云说,下一步,医院将继续把养老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与文体娱乐相结合、与“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相结合、与医疗康复护理相结合,倾力打造老人康养乐园,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康、老有所乐”的健康文化协同发展,为老龄健康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