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郑州全城寻找“健康达人”
国家级医疗工程项目落户漯河市中心医院
“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 落户西峡县人民医院
张连贵:消除患者的病痛是我一生的追求
“健康南阳行·医路有我”健康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在南阳市内乡县王店镇卫生院启动
周口淮海医院为九十一岁老人实施股骨头置换术
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选派眼科、耳鼻喉科、急诊科的医疗专家,为驻马店市幼儿园近百名幼儿教师进行“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急救知识培训
,“羚锐杯”2019河南首届环保骑行挑战赛暨全国邀请赛(新县站)在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
濮阳市举办无偿献血志愿者联谊活动
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
嵖岈山温泉小镇、温泉度假酒店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周口市中心医院 启动“2019年度全市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
1
11 1 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张连贵:消除患者的病痛是我一生的追求
 

本报记者 丁宏伟  通讯员 李 亚

   10月11日上午8时刚过,驻马店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诊室前就已排起长队。65岁的徐先生排在队伍的最前头。一年前,徐先生四处求医,得到同样的结论“换了肝才能活”。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这里,医生为其诊治后用药10天,病情好转;坚持半年,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多亏了张连贵主任,救了我一命!”徐先生说。
    听见医务人员叫号,徐先生敲门而入,只见75岁的张连贵身着白大褂,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像老友见面一样,二人热情问候。一番诊治后,徐先生拿到新药方,起身表示感谢。
    对张连贵而言,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张连贵有着数不清的“头衔”:驻马店市名中医、驻马店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教授、驻马店市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指导老师……而张连贵最喜欢的,是学生口中的那一句“老师”。
    李贺涛是张连贵众多学生中的一个,已经跟着张连贵坐诊两年。“我从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洛阳工作,听说了张老师的医术和医德,就慕名而来。”李贺涛说。
    据了解,张连贵为中医的发展和传承不遗余力地培养和输送人才。多年来,他的学生超过300人,其中一些人已经成为市中医院各科室核心人才及重点培养对象。
    从医多年来,经张连贵诊治而重获新生的患者不计其数。为了保障张连贵的身体健康,医院要求他只上午坐诊。但张连贵往往从上午8时不到就开始坐诊,一直到11时才结束。
    “因为很多患者是从外地赶来的,张连贵都会为他们加号,从来没按时下过班。”学生彭争会说,“老师很认真,病看得仔细,每个患者只要来过一次,老师就能记住他。第二次再来的时候,老师一看病历就知道这个患者的身体该做怎样的调整了。”
    慕名求医者众多,只因这里有妙手良方。张连贵15岁开始学医,一直研究中医内科,精通四大经典和历代名医学说。他坚持传统中医治病,中药使用率达100%。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张连贵研制了“胃康合剂”“肠炎停冲剂”等,对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肠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由于疗效显著,慕名前来求治者遍布全省及鲁、鄂、冀、晋、陕等地。
    “您上个月来过,病情已经控制。这次给您换一味中药,可能会引起轻微困倦,我已经用红笔注明。”张连贵手中,蓝笔和红笔不停地交换着。患者拿回病历时,刚才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一支蓝色水笔、一支红色水笔、一个红色腕枕、一摞厚厚的病历,是张连贵诊室桌子上的全部“家当”。他至今没有用过电脑,不是不会,而是为了让患者在病痛之余,感受那份手写病历的温度。“虽然电脑用起来更方便,但只要能让患者多一丝温暖,我就不怕麻烦。”张连贵说,“作为医者,消除患者的病痛是我一生的追求。”
    在学生王宏良看来,老师的仁术传授让人受益匪浅,但仁德、仁心的无声浸润则影响更深。“经常有患者康复后对张老师表示感谢,有时候他们会带一些礼品,能退的老师都让退了,不能退的老师也会想办法通过转账等方式还给人家。老师的仁心,我们应该学习。”王宏良说。殚精竭虑,大公无私。为了给医院培养和留住人才,张连贵免费为学生提供住宿,解决生活问题。“未来是年轻人的,他们才是中医振兴的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毫无保留为医院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才,把我毕生所学奉献给中医药事业。”张连贵说。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