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五行与五行学说
金银花
刘禹锡与《传信方》
针灸大家皇甫谧
霜降时节,应注意哪些疾病
霜降后,喝当归生姜羊肉汤暖手脚
1
11 1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五行与五行学说
 

五行与五行学说
□胡献国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中写道:曹操与众谋士商议迁都之事。侍中太史令王立对献帝说:“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汉而有天下者,当在魏。”荀彧说:“汉以火德王,而明公乃土命也。许都属土,到彼必兴。火能生土,土能旺木。”这里的五行即木、火、土、金、水5种物质,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
    中医五行学说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即凡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属于火;具有长养、化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归纳人体的形体结构及功能,以及外界环境各种要素的五行属性;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阐述人体五脏系统之间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用五行的胜复、乘侮规律来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而且还有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养生康复的实际意义。五行学说的应用,加强了中医学关于人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进一步系统化。
 (作者供职于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