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刘晓霏 翟 东 叶 新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生在为老年人诊治疾病的时候,不仅要关注疾病本身,还要关注老年综合征,关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原因,帮助解决,这是医者的责任。”这是洛阳市第一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陈永红说的一段话。 1个多月前,家住洛阳某郊县的丁老先生因头痛,四肢麻木,并伴有双足疼痛、水肿等症状到某医院脑血管科就医。医务人员为丁老先生做了头颅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轻微脑梗死。于是,丁老先生按照脑梗死住院规范治疗了半个月,但是病情未见好转。出院后,丁老先生又在乡镇卫生院输液10天,仍不见好转。儿女不忍心看老人受病痛折磨,决定再找一家医院为父亲看病。在同村人的介绍下,丁老先生来到洛阳市第一中医院老年病科就诊。 在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陈永红听了丁老先生一家人的叙述,又详细询问老人的病情。为丁老先生认真检查了手关节、脚关节、膝关节后,陈永红说:“您得的就是老年病。您说的,我们都管!为了方便诊断治疗,我们建议您住院。我们会尽快明确诊断疾病,为您解决问题,让您尽快回家。您看好吗?” 诊断基本清晰后,陈永红又与管床医生叶新及骨科医生共同制定了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一、采用耳穴压豆法,改善睡眠;二、使用中药封包双足,减轻水肿;三、邀请骨科专家会诊,进行右膝关节抽液+关节腔药物灌注治疗,减轻右膝关节肿胀、疼痛;四、静滴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药物,并配以中药熏洗双足,减轻四肢麻木症状。经综合治疗,入院第5天,丁老先生的症状开始明显好转。丁老先生和家人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住院7天,丁老先生共花费4000余元,自己负担约2000元。出院时,丁老先生和家人非常满意,一直说:“要是早点儿来这里多好啊!不仅少花钱还能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典型的老年病病例,具有多因素致病、多病共存等特点。”陈永红说,从医学角度看,该病虽然不是急危重症,却对老年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发散思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多学科合作,都有助于提高老年病的治愈率。治疗上要中西并举、多管齐下、重视非药物疗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