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仲景学堂传岐黄 |
|
本报记者 索晓灿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外感热病。这里,大家要注意温病与伤寒的关系……”8月7日15时30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仲景学堂开讲,首届全国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研究所所长丁樱带来了《温病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会场上座无虚席。 仲景学堂开讲啦 8月7日15时,平顶山市叶县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郭俊平一边擦着满头的汗水,一边急步走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楼的会议室。他期待的,是这里30分钟后即将开讲的仲景学堂。 郭俊平所在的中西医结合科,平时诊疗中医内科疾病较多。他这次报名参加仲景学堂,不仅要学一些实用技术和中医理论,还想借此机会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联系,在科室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寻求合作。 郭俊平是这期仲景学堂提前报名的10个外院学员之一。此前,他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了开课通知,并打电话报名。提前在官方网站、官方微信上公布仲景学堂的开课通知,是该院在今年2月仲景学堂开讲时就采用的方式。这一期,来自山西省高平市永录乡徐庄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王国成,也专程赶来听课。 郑州中原辛娟诊所医生焦建超,听朋友说起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仲景学堂,听说这个课程面向全省免费传授中医药知识,请的还都是中医专家,动心了,直接到现场听课。“在我们诊所就诊的患者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药疗法,小儿推拿、按摩等需要量也越来越大。”焦建超说,正是患者的这些需求,促使他寻找这样的培训课程并前来听课,学点儿真本事。 在8月7日的课堂上,丁樱的老师张子萍也到现场听课。“张子萍老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执教时,曾教我中西医结合儿科课程。以前她传授我知识,现在她到这里听我讲课,我深受感动。我们也要学习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听课者,有的用纸、笔记听课笔记,有的干脆拿起手机现场录像。在3个小时的课程中,每个人都舍不得离开。 跨专业、跨区域学员越来越多 仲景学堂鼓励非中医类别医师参加学习,鼓励全省中医药人员跨区域、机构参加仲景学堂教学活动。 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培训教育部的张君君介绍,从今年2月27日开始第一期授课以来,该院仲景学堂每季度举办2期,已经邀请首届全国名中医崔公让,以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怀亮、吕宏升、胡玉荃等,为大家讲授经典学习心得和临证经验,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医师、药师、护士、中医爱好者等。在目前已经接受培训的800余人次中,外院人员有300多人次。 “铁打的课堂,流水的老师。”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仲景学堂讲台上,院内外中医药专家轮番上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学员前来听课。 全省各地的仲景学堂越开越多。以郑州为例,2019年,郑州市的仲景学堂分别由郑州市中医院、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登封市中医院等10家医疗机构为项目单位,共设桂枝汤临床应用、仲景条文及方剂的临床应用等94个项目。目前,全市共计开办仲景学堂46场,参加学员6000余人。 在一传一承间,培养中医后继人才 小小一堂课,为何吸引这么多人? 开办仲景学堂,是河南为充分发挥名老中医在学术继承方面的作用,丰富医疗机构学术活动而出台的一项措施。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于2018年7月印发《关于开设仲景学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承担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国家师承工作和青苗项目的医疗机构,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开设仲景学堂,围绕“读经典、跟名师、作临床”,持续性、常态化开展学术活动和专题讲座等师承教育教学工作。各类传承工作室和国家师承工作及人才项目指导老师,都可以应聘仲景学堂授课老师。 仲景学堂传授经典。在这堂课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中医经典和相关专科经典研习,名老中医药专家临证经验、学术思想,名医名家传记,专科专病诊治新进展,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疗法综述,国学及中医药文化概论等,是授课重点。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习,医者可学深悟透中医药理论、中医药辨治思路,深化中医思维,提高临床和科研能力。 为了保障仲景学堂取得实效,河南省还列支经费,规定授课场地、课时,并鼓励广大中医药从业者以及非中医类别医师参加学习。 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任献青眼中,仲景学堂最重要的是传与承。他说,医圣张仲景是中医药行业的旗帜,其著作《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更是中医药经典著作,为习医者必读。仲景学堂的授课老师都是全省中医大家,听课的是中医后备力量,上课的过程其实就是老中医传授经验,年轻人继承经验、加深对经典的理解、提升临床能力的过程。仲景学堂搭建了中医药学术传承和交流的平台,引导中医从业人员深入研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强化中医思维,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在一传一承间,河南的中医人才队伍将日渐壮大,素质将持续提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