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滑县人民医院成功完成鞘内镇痛装置植入术 |
|
本报讯 (记者张治平 通讯员朱如海 宋向龙)近日,滑县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张小涛带领团队成功完成豫北首例独立开展的鞘内镇痛装置植入术,开启了该院疼痛治疗的新篇章,也标志着该院疼痛治疗真正进入了微创时代,为晚期顽固性癌痛及各种难治性、慢性疼痛患者带来了新选择。 家住滑县留固镇63岁的秦老先生因食管癌伴转移,导致身体局部剧烈疼痛,彻夜难眠,每天需要芬太尼贴剂7贴,吗啡皮下注射60毫克,口服加巴喷丁里、非甾体止痛药物及镇静药物才能好转。随着病情发展,应用镇痛药逐渐增多,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大,恶心、便秘、腹胀……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针对该情况,滑县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张小涛认真评估患者病情并组织科内医务人员进行了周密的术前评估与讨论,决定为该患者进行鞘内镇痛装置植入术。 “鞘内镇痛装置植入术是将火柴盒大小的吗啡泵植入患者腹部皮下,通过导管直接输注吗啡到蛛网膜下腔,并通过体外智能控制系统随时调节输注速度。这种做法就相当于在患者体内搭建全天候输入止痛药的‘高速公路’,止痛药物可以‘一路畅通’抵达‘目的地’,有效为顽固性疼痛患者进行镇痛。这种植入手术创伤小,用药量仅为静脉用药的1/100,口服药量的1/300,大大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而且可以根据病人疼痛的程度调节给药剂量。”张小涛主任耐心细致的讲解,坚定了患者及其家属选择鞘内吗啡泵治疗的决心。 术后第一天,随访评估镇痛效果,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2分,患者可以下床活动,行走自如,患者自述终于睡了一个舒服的觉,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目前,患者每天鞘内吗啡用量仅1毫克,便可完全缓解疼痛。 “鞘内镇痛装置植入术最大优点是安全、创伤小、疗效显著、病人耐受性好,并发症少,适用于所有经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及药物疗法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副作用的癌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并且成功率高,被称为癌痛治疗的终极‘核武器’。”张小涛主任说,“该术还适用于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FBSS)、骨质疏松性疼痛、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肢痛、残肢痛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