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组织该院医务人员走进解放区智慧树幼儿园,为小朋友们开展卫生健康及应急救护知识宣讲活动
软通道技术成功救治九十岁患者
汝南县人民医院完成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
滑县人民医院成功完成鞘内镇痛装置植入术
北京市属医院专家来新县人民医院开展爱心帮扶活动
开封市2019年“绿马甲”志愿服务项目启动
平顶山市举办2019年健康科普能力大赛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举办摄影讲座
正阳县举办第十一届全民健身日活动启动仪式
澳籍华人不远万里来河南手术为何8个多月后记者才报道
老人如厕后有异响赵医生破门救人急
1
11 1 2019年8月1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澳籍华人不远万里来河南手术为何8个多月后记者才报道
 

本报记者 董文安

   一位罹患骶前囊肿的澳大利亚籍华人,不远万里来河南手术。这本是一个不错的新闻,但为何8个多月后的今天记者才报道呢?

19年3次手术3次复发
    邓阿姨是广州的一位妇科医生,家里有一个定居澳大利亚的女儿。19年来,邓阿姨为这个女儿操碎了心。
    20年前的1999年,邓阿姨15岁的女儿感觉屁股胀痛,坐卧不安。
    “会不会是得了什么病?”邓阿姨想。
    于是,她带着女儿到医院检查,最后被诊断为骶前囊肿。
    当地的医生建议,骶前囊肿不是恶性肿瘤,没必要切除,可以做个穿刺小手术,把里面的脓液抽出来。但脓液抽出后,情况并没有好转。
    2012年,身在澳洲的女儿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异常焦急的邓阿姨让女儿回国治疗。她们找到广州一家知名医院,2012年5月进行了手术,骶前囊肿“顺利”切除。但令她们意想不到的是,手术不久就又复发了。
    中国的医生“不行”,也许澳洲的医生“行”!
    既然女儿已经定居澳洲,邓阿姨就建议女儿在澳洲医院接受治疗。2016年9月,女儿再次手术,可国外的月亮未必更圆,术后不到半年,女儿的病再次复发。
    骶前囊肿就真的这么顽固吗?就真的没有医生能治愈这种顽疾吗?
    邓阿姨和女儿都有点绝望了!
奇迹真的会发生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
    女儿生病了,比生在自己身上还难受,邓阿姨有事没事就在网上搜索。一天,她发现一个叫王刚成的医生时,心中的希望又一次萌生。
    王刚成,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目前已开展80多例骶前囊肿手术,其中20多例是复发病人,但经他手术的病人,无论是首次手术还是复发后的手术,均无一例复发。
    这是真的吗?
    王刚成是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医生。广州和国外医生都不能看好的病,一个河南医生能行吗?
    在半信半疑中,2018年12月1日,邓阿姨陪着女儿来到河南就医。
    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
    2018年12月5日,邓阿姨的女儿迎来了第3次手术。当天中午1时手术开始,经过1小时45分钟手术结束,出血量仅100毫升,囊肿被完全切除。
    就像前几次手术一样,医生都说一切顺利,但每次术后都复发。这一次,奇迹真的会发生吗?
    邓阿姨和女儿的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6个月过去了,邓阿姨陪着女儿再次来到河南。
    经过仔细检查,邓阿姨的女儿一切正常。
    这几天,澳大利亚的珀斯温暖如春。手术后已经8个多月了,在机场上班的邓阿姨的女儿仍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异常,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现在一切都好,未来会更好!”邓阿姨的女儿通过微信告诉记者。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那么,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呢?
    在王刚成接诊的骶前囊肿患者中,有不少是术后复发患者。复发的囊肿往往合并感染,迁延不愈,让患者痛苦不堪。
    王刚成认为,其原因是患者乃至一些临床医生对骶前囊肿的认识存在误区。
    骶前囊肿囊壁大部分与直肠肠壁关系密切,很难分离。相当多的外科医生认为骶前囊肿是良性病变,术后残留一些囊壁影响不大;殊不知,就是残留的囊壁埋下了复发的隐患。
    因此,王刚成认为,转变理念,走出误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彻底切除囊壁,才能有效减少骶前囊肿术后复发,甚至不复发。
    骶前囊肿手术也许不那么复杂,但半年之内极易复发,其成功的标准就是术后不再复发,这也是记者8个多月后才报道这一新闻的原因。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