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文安
一位罹患骶前囊肿的澳大利亚籍华人,不远万里来河南手术。这本是一个不错的新闻,但为何8个多月后的今天记者才报道呢?
19年3次手术3次复发 邓阿姨是广州的一位妇科医生,家里有一个定居澳大利亚的女儿。19年来,邓阿姨为这个女儿操碎了心。 20年前的1999年,邓阿姨15岁的女儿感觉屁股胀痛,坐卧不安。 “会不会是得了什么病?”邓阿姨想。 于是,她带着女儿到医院检查,最后被诊断为骶前囊肿。 当地的医生建议,骶前囊肿不是恶性肿瘤,没必要切除,可以做个穿刺小手术,把里面的脓液抽出来。但脓液抽出后,情况并没有好转。 2012年,身在澳洲的女儿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异常焦急的邓阿姨让女儿回国治疗。她们找到广州一家知名医院,2012年5月进行了手术,骶前囊肿“顺利”切除。但令她们意想不到的是,手术不久就又复发了。 中国的医生“不行”,也许澳洲的医生“行”! 既然女儿已经定居澳洲,邓阿姨就建议女儿在澳洲医院接受治疗。2016年9月,女儿再次手术,可国外的月亮未必更圆,术后不到半年,女儿的病再次复发。 骶前囊肿就真的这么顽固吗?就真的没有医生能治愈这种顽疾吗? 邓阿姨和女儿都有点绝望了! 奇迹真的会发生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 女儿生病了,比生在自己身上还难受,邓阿姨有事没事就在网上搜索。一天,她发现一个叫王刚成的医生时,心中的希望又一次萌生。 王刚成,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目前已开展80多例骶前囊肿手术,其中20多例是复发病人,但经他手术的病人,无论是首次手术还是复发后的手术,均无一例复发。 这是真的吗? 王刚成是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医生。广州和国外医生都不能看好的病,一个河南医生能行吗? 在半信半疑中,2018年12月1日,邓阿姨陪着女儿来到河南就医。 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 2018年12月5日,邓阿姨的女儿迎来了第3次手术。当天中午1时手术开始,经过1小时45分钟手术结束,出血量仅100毫升,囊肿被完全切除。 就像前几次手术一样,医生都说一切顺利,但每次术后都复发。这一次,奇迹真的会发生吗? 邓阿姨和女儿的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6个月过去了,邓阿姨陪着女儿再次来到河南。 经过仔细检查,邓阿姨的女儿一切正常。 这几天,澳大利亚的珀斯温暖如春。手术后已经8个多月了,在机场上班的邓阿姨的女儿仍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异常,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现在一切都好,未来会更好!”邓阿姨的女儿通过微信告诉记者。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那么,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呢? 在王刚成接诊的骶前囊肿患者中,有不少是术后复发患者。复发的囊肿往往合并感染,迁延不愈,让患者痛苦不堪。 王刚成认为,其原因是患者乃至一些临床医生对骶前囊肿的认识存在误区。 骶前囊肿囊壁大部分与直肠肠壁关系密切,很难分离。相当多的外科医生认为骶前囊肿是良性病变,术后残留一些囊壁影响不大;殊不知,就是残留的囊壁埋下了复发的隐患。 因此,王刚成认为,转变理念,走出误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彻底切除囊壁,才能有效减少骶前囊肿术后复发,甚至不复发。 骶前囊肿手术也许不那么复杂,但半年之内极易复发,其成功的标准就是术后不再复发,这也是记者8个多月后才报道这一新闻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