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连续8年无本土原发疟疾病例 多措并举 联防联控 形成合力 严防境外输入 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赵玉玲 鲁 征
2019年4月26日是第12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再传播”。记者从郑州海关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河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联合开展的主题宣传活动现场了解到,我省自2012年首次实现无本土原发疟疾病例以来,已连续8年无本土原发疟疾病例。2018年,全省共报告疟疾病例174例,所有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均得到了规范治疗。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周勇、郑州海关副关长廖衍参加了主题宣传活动,向群众及出入境劳务人员进行宣讲,并发放宣传资料。在活动期间,工作人员共向出入境人员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接受咨询800余人次,提供免费检测服务300人次,营造了宣传疟疾防控知识的浓厚氛围。 “2012年是我省疟疾防控史上的重要节点,这一年,全省实现了无本土疟疾病例的历史性突破。从这一年开始,河南已连续8年保持无本地原发疟疾病例状态。”在周勇看来,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防控策略的正确引导,得益于全省寄生虫防治队伍的不懈努力。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尽管目前全省已实现无本地疟疾感染状态,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外出务工、商务协作等踏出国门的人员比较多,输入性疟疾病例仍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输入性病例在本地继发传播的条件依然存在。因此,不能盲目乐观,仍要持续保持警惕,把疟疾防控工作作为疾控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还应充分体现媒体的宣传作用,通过媒体,把境外传播防治知识纳入日常普及宣传范围,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疟疾跨境传播的严峻形势,引导公众进一步提高疟疾防控意识,掌握疟疾防治知识,提高出入境人员的防病意识,重点防控境外疟疾输入再传播。 “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加强边境疟疾防控和输入性疟疾防控等,严防境外疟疾输入再传播。”廖衍说,随着出入境旅游、跨国贸易、援外工程等迅速发展,大量出入境人员面临在境外疟疾流行区感染疟疾的风险,也给省内疟疾防控带来严峻挑战。廖衍提醒广大出入境人员:出境前,可到当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所去目的地是否为疟疾流行区,必要时携带防蚊装备和抗疟疾药物;回国后,如果出现疑似发热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医生曾经到过境外疟疾流行地区的情况,以免误诊或漏诊。 据了解,近年来,郑州海关多措并举,提前布控,严格口岸检疫查验(针对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域,确定重点查验人群);强化监测,抓好口岸媒介控制;夯实基础,提升口岸防控能力;强化协作,实现口岸联防联控;与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商务、旅游、公安、民航等多部门建立河南省出入境人员健康管理和服务协作联席会议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行程能追溯、控制有措施”,形成防控合力,推进口岸疫病防控网络构建工作,严密筑牢口岸检疫防线,严防疟疾从境外输入再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