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巴掌宝宝”的90个日夜
周口市妇幼保健院积极参与“爱国卫生月”活动
河南连续8年无本土原发疟疾病例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患者俱乐部成立
百名医学专家共聚南阳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了“花样年华,青春绽放”主题插花活动
河南贫困儿童患大病住院可获2万元救助
河南省微循环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成立
1
11 1 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巴掌宝宝”的90个日夜
 

“巴掌宝宝”的90个日夜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刘 冰

    出生时体重仅550克,胳膊还没成年人的手指粗……3个月以来,“巴掌宝宝”橙橙(化名)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接连闯过了呼吸窘迫、肺发育不良、感染、喂养不耐受等多道难关,创造了生命奇迹。
超低出生体重儿面临磨难
    赵欣今年29岁,去年怀了双胞胎,但医生告诉她,俩宝宝发育不同步,有个宝宝发育慢了10天左右。
    今年1月22日21时许,怀孕29周的赵欣羊水破了,被家人紧急送到了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两个早产的女宝宝于当晚12时自然娩出。
    橙橙的主治医生、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医师李晓鹏说,姐妹俩一出生就被送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妹妹的情况稍好些,体重1250克;姐姐橙橙的情况不容乐观,体重仅550克,只比一瓶矿泉水重一点儿,胳膊还没有成年人的手指粗,皮肤呈半透明胶冻状,血管隐约可见,属于超低出生体重儿。
    橙橙之所以体重这么小,是因为她的脐带不仅只有正常脐带的三分之一粗细,还扭转了整整30圈,导致胎儿生长发育严重受限。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尤其是肺部发育不全,橙橙一出生就面临呼吸、感染、营养、喂养等多道难关,救治难度很大。
一出生就住进了“鸟巢”
    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主任李丽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专门的医护团队,制订了详细的治疗计划,并根据病情进展,不断评估、调整计划。大家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救活这个孩子!”
    橙橙住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里最高端的婴儿培养箱,不仅温度、湿度精准控制,还可以360度旋转,橙橙不出培养箱就能称体重、量体温、拍X线片。护士们还专门用蓬松柔软的毛巾给橙橙搭了一个舒适的“鸟巢”,让她仿佛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
    李晓鹏说,虽然橙橙出生后具备自主呼吸,但她频发呼吸暂停,因此一出生就用上了呼吸机,帮助她保持呼吸节律,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以兴奋呼吸中枢。同时,李晓鹏对橙橙的血压、血糖等进行了严密监测,治疗集中操作,尽量减少不良刺激,避免了颅内出血等早产儿常见的不良情况发生。
    3月9日,橙橙脱离了呼吸机,改用鼻导管吸氧,体重也达到了1.2公斤。当大家终于舒了一口气时,橙橙又出现皮肤发暗、呼吸暂停等感染迹象,李晓鹏立即为她进行了抗感染治疗。4月21日,橙橙完全停氧,终于能自由呼吸了。
从巴掌大长到了2000克
    除了要闯过呼吸和感染难关,营养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娇小的橙橙连吃奶的力气都没有。
    一开始,护士通过鼻饲管,每隔6小时为橙橙注射0.5毫升的奶,等她肠道适应后,慢慢增加喂奶量。同时,护士还在橙橙细如发丝的血管里留置了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正是因为有了这条“生命高速公路”,营养物质和治疗药物得以源源不断地进入橙橙体内,帮助她闯过重重难关。
    “刚出生时,橙橙只有巴掌那么大,皮肤非常娇嫩,护理人员的所有操作都必须小心翼翼。哪怕帮橙橙擦屁股时力度稍稍大一点,都可能弄破她的皮肤,引发感染。”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张宁说,大家都把橙橙当成“手心里的宝”,每一个操作都慎之又慎,只盼着她快快健康长大,早点儿出院。
    4月23日,在入院治疗3个月之后,橙橙的体重长到了2.06公斤,每顿能喝下40毫升的奶,吸吮力也很好,一系列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身体各项指标达到出院标准。
    从医务人员手中接过橙橙时,赵欣流下了眼泪,好一会儿说不出来话。橙橙出生后,赵欣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端详橙橙,也是第一次抱橙橙。
    临出院时,赵欣一再向医务人员鞠躬感谢:“真是奇迹,真是太不容易了,感谢医护人员对孩子的救命之恩!”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