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健康知识“唱”到群众中去 本报记者 李 季
“乡村医生翠花终于和教师夏鑫喜结连理了。通过看戏学了不少健康知识,也看到了圆满喜庆的结局,心情舒畅……”近日,在河南省儿童剧院首演的大型现代豫剧《乡村医生》高潮迭起,引得观众掌声阵阵。利用豫剧这种河南独有的戏曲表演形式,让群众在“饱食”文化大餐的同时,还能学到健康知识。这种将文艺作品与健康素养提升紧密结合的表演,将随着《乡村医生》的首演走遍河南大地。 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河南豫剧院创作的反映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豫剧《乡村医生》被群众誉为当代版的《朝阳沟》。《乡村医生》通过身为乡村医生的女主角翠花的经历,真实再现了乡村医生为了提升群众健康素养,让群众“少生病、不生病”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医科大学毕业生翠花,主动要求到山区河刘村当一名乡村医生,并与支教青年教师夏鑫结为夫妻,共同为农村医疗、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整部戏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政治任务,通过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从乡村爱情、邻里亲情到家国情怀,全方位展示了新时代、新青年、新风尚。 《乡村医生》在河南利用戏曲把健康知识唱入群众心中的做法不是一枝独秀,该省各地利用地方戏曲传播健康知识的做法更是百花争春。 “要健康还得要保持正常体重,超重、肥胖都不行。少吃油盐和糖类,每日里多运动少睡好心情,好呀好心情!”不久前,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道情剧团送戏下乡,来到转楼乡路口行政村,演出的道情小品《健康素养知识竞赛》引起了群众的共鸣。 “这戏词真好!正符合我的高血压病、血脂稠的症状,以后要少油、少盐、多运动啊。”该村64岁的村民李加中说。 一边看戏,一边学习健康素养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把健康知识带回家,这是太康县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出的健康扶贫新举措。 太康县在普及健康素养知识过程中,印发了“公民健康素养知识”宣传画册,制作了宣传栏、宣传品等,但后来发现效果不理想,因为一部分老年群众识字不多,看不懂宣传品。工作人员从当地群众对太康道情戏的痴迷程度受到启发,把“公民健康素养知识”融入道情戏中,聘请专业编剧人员编写了道情小品《健康素养知识竞赛》,由周口市太康县道情剧团演员进行演出。 这个时长12分钟的节目,通过一位普通农民家庭全员参与家庭知识竞赛的方式,以公民健康素养为主题,在一问一答中宣传了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与行为以及基本技能等,通俗易懂,贴近群众生活。 太康县把“公民健康素养知识”改编成太康县道情小品,用群众喜欢的方式把健康知识讲明白,把群众关心的问题解释清楚,让群众听得懂。自2017年12月以来,该小品已演出60余场,受益群众达18万人。 同时,信阳市息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编创的快板《健康扶贫解忧患》、郑州市中心医院创作的《唱响全民健康歌》等都在健康科普的百花园中释放着馨香。 以《乡村医生》为主的各种健康科普文艺作品将肩负时代使命,走遍河南各地,将扶贫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让健康素养知识深入人心,为健康扶贫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