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娟
3月22日,在全省卫生健康科技教育工作会上,周口市、巩义市等地卫生健康委介绍了当地以人性化政策稳住基层人才队伍的做法。这些留人政策值得点赞! 具体来说,周口市建立事业留人机制,制定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下简称订单定向生)就业优惠相关政策,定期开展基层人才培养访视活动,及时了解订单定向生的思想动向及困难,并及时解决问题;积极组织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申报新乡医学院成人考试,享受报补学费政策。 巩义市积极当好订单定向生的“家长”。在订单定向生毕业后,积极联系镇卫生院做好入职安排,签订聘用合同,核算基本工资,落实入编、社保等后续手续,解除新入职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参加住培;在订单定向生参加住培期间,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到培训基地看望他们,了解思想情况,送去慰问金,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鼓励他们珍惜学习机会;在订单定向生结束住培回到镇卫生院工作后,又为他们添置新的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提供周转住房,并聘任他们为巩义市人民医院的全科带教老师,按多点执业政策,每周定期到巩义市人民医院坐诊。 从医学院校毕业到参加住培,再到住培结业后安置,周口市、巩义市形成了全程服务订单定向生的链条。尤其是巩义市,还建立了订单定向生入职后继续教育体系(组织入职的订单定向生参加全科各类培训班,一旦有条件就推荐到上级医院进行短期培训),计划出台优待政策,以事业留人,以情化人,给予订单定向生关怀和尊重,并为其提供施展拳脚的平台和机会,值得提倡! 作为知识分子,医生很看重尊重和给予施展才华的机会。每个医学毕业生初入社会都踌躇满志,怀揣服务患者、干一番事业的梦想。作为上级医师或医院管理者,最好的管理就是把他们的这份激情和梦想保持下来,激发他们的工作干劲儿和活力,关心、尊重、支持和帮助他们。 我们很高兴看到周口市、巩义市这样做了,而且不断完善措施,使订单定向生有归属感、荣誉感,安心留在基层工作。 这样的做法初见成效。据介绍,周口市拥有2010级首批订单定向生毕业31人,全部落实了编制、待遇,签订了劳务合同。该市10家乡镇卫生院设立了全科门诊,12名学员设立家庭医生工作室,订单定向生满意度达到100%;巩义市为每个订单定向生安排了标准的全科诊室,配备了必要设备,开展了全科诊疗活动。3名订单定向生通过健康知识讲座、入户随访、慢性病跟踪服务等,方便群众就医,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而且少花钱。他们在各自的辖区拥有固定的签约群众,有了固定的“病号”,建立了自己的“粉丝群”,有效促进了“小病不出镇”目标的实现。 实际上,除了周口市、巩义市之外,郑州市、永城市等地也对留住订单定向生等基层人才进行了积极探索。 留人,贵在留心。只要真正关心人才、爱护人才,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给予人才足够的发展空间,就等于栽下了“梧桐树”,即使提倡人才来去自由,不设任何禁令,人才也不会轻易“跳槽”,反而可能招来更多的“金凤凰”,帮助单位更好地服务群众。笔者期待有更多的地市像周口市、巩义市、永城市一样,积极探索更加完善的人性化留人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