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八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脑卒中的防治
每周一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癫痫)
理想随着党旗高高飘扬
1
11 1 2019年3月1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脑卒中的防治
 

脑卒中的防治
□王松超

   脑卒中又称卒中、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但只要方法得当,80%的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是指由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4种类型的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脑梗死存在,而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进展性卒中和完全性卒中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存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
    出血性卒中是由长期高血压、动脉瘤或脑血管先天比较脆弱等,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且这些血液在脑中无法轻易清除,压迫正常的脑组织,使大脑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也就是常说的脑出血。
    高血压病是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到位,很容易发生脑卒中。一方面,若长期血压过高,会逐渐引起脑动脉硬化,血管内形成斑块,最后脑动脉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脑梗死;另一方面,若长期血压过高,使得脑动脉压力增大,一旦动脉血管壁破裂,会导致脑出血。因此,高血压病患者一定要长期、规律控制血压,有效减少由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发作。
    18岁以上成人,至少每2年监测血压1次;35岁以上成人,至少每年监测血压1次,高血压病患者调整治疗期间,至少每天监测血压2次,血压平稳后每周监测血压2次。尤其注意脑卒中急性期不能盲目降压。
    健康成人安静状态下血压的正常范围是:收缩压(上压)90~14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舒张压(下压)60~90毫米汞柱。
    脑卒中起病急,治疗越早,效果越好。除了做好预防,还要谨记“120”口诀,来识别脑卒中。
    “1”就是看一张脸,口角有无歪斜。
    “2”就是查看两侧肢体,肢体抬举有无乏力。
    “0”就是聆听说话,有无口齿不清。
    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送医院诊治。
治疗
    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是治疗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时间窗,需要在发病四五个小时内完成检查,用上溶栓药物。静脉溶栓治疗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效果好、易实施。
    介入取栓 介入支架取栓术是通过大腿穿刺后,将取栓支架送进闭塞血管内,通过机械方法将堵塞血管的血栓进行移除,从而实现血管再通的一种介入微创技术。介入取栓治疗最大的优势可以尽快实现血管再通。但在救治过程中需要多科室配合,各环节要依照标准进行诊疗,有创伤,且技术条件要求高。
    抗栓治疗 一般抗栓治疗是通过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强化他汀、改善侧支循环、脑保护等药物,稳定梗死,延缓进展。
    康复治疗 通过康复训练、针灸理疗、心理引导、主动训练等方法,改善后遗症。
预防
    一、控制危险因素。
    二、规律服用抗栓药物。
    三、定期复查、体检,及时减少危险因素。
    四、科学的生活饮食习惯。
    五、保持良好的心态。
 (作者供职于新郑市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