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南阳市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健康扶贫 |
|
本报讯 2018年,南阳市共有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8.3146万户,18.8394万人。一年来,南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认真履行部门职责,紧紧围绕困难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少生病”这一总体目标,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健康南阳行·医路有我”健康扶贫专项行动。 一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健康扶贫。南阳是医圣故里,中医药产业基础扎实,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广。南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乡村中医药服务能力,让贫困群众少花钱、治好病;在全市县级中医医院设立10家“治未病”中心,在综合医院设立15家“仲景苑”,在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198家“中医堂”,8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出台中医药就诊优惠报销政策,让贫困群众少花钱、多报销;同时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各县(区)结合本地优势,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建成淅川县金银花种植基地、社旗县艾草种植基地、方城县裕丹参基地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0万亩(1亩约合666.667平方米);通过发展中药材产业,为贫困群众提供土地流转增收、中药材采摘增收、中药材加工增收、中药材物流运输增收、中医药健康旅游增收等增收途径,效果显著。 二是启动实施“健康南阳行·医路有我”健康扶贫专项行动。南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全市启动实施“健康南阳行·医路有我”健康扶贫专项行动,在7个贫困县巡回开展健康宣讲、义诊等活动,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普及防病常识,共组织市级专家200余人次,开展健康讲座7场,为3000余名贫困患者进行义诊,发放药品、捐赠科普书刊价值20余万元。 (乔晓娜 方 圆 李宗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