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弘扬中医药文化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脊柱内镜下微创融合技术
贾太谊善用经方验方治心病
1
11 1 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脊柱内镜下微创融合技术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脊柱内镜下微创融合技术
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肖婧菁 乔海洋

   王女士今年68岁,近半年来,受到腰腿疼痛的困扰。这种疼痛严重影响着王女士的生活,平时连走路都成了问题,大部分时间她只能躺在床上,持续疼痛导致她不能正常睡觉。
    王女士在当地进行了一系列保守治疗,但效果不明显。随后,通过熟人介绍,她来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找该中心主任周红刚就诊。周红刚认真听了王女士关于症状的描述。王女士做了X线片、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以及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腰椎退行性病变,腰4/5椎间隙明显变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脊膜以及神经根,相应椎管狭窄。周红刚诊断其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4/5)以及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导致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腰椎管狭窄症是随着年龄增加,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椎间隙变窄、韧带增生肥厚、椎体与小关节增生、肥大,致使一个或者多个平面的椎管有效容积变小,导致马尾神经以及神经根受压迫,进而引起腰腿疼痛、麻木、大小便异常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加重,王女士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应尽快进行有效治疗。
    该院椎间盘中心医务人员经过会诊、讨论,认为王女士的基础疾病较多,身体情况较差,不适合全身麻醉下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这可怎么办呢?
    周红刚想:“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呢?”
    看到患者家属迫切的眼神,周红刚在与科室团队讨论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为其进行局部麻醉下脊柱内镜下融合手术(EndoLIF技术)。
    “这种微创技术适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椎间隙高度降低、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腰椎滑脱症等,尤其适合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肺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患者。”据周红刚介绍,传统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有出血多、术后卧床时间长、花费较高、患者不易接受等缺点。而这种微创技术采用椎间孔镜下局部麻醉,完全能够实现传统手术的减压、融合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能随时和患者进行沟通,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治疗后一两天即可下床活动等特点。
    经过精心准备,在周红刚的指导下,由医生马海军为王女士进行手术。手术历时1.5小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后,王女士的腰痛以及右下肢疼痛症状消失,治疗效果显著。
    “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据马海军介绍,此项技术是脊柱内镜技术与腰椎间巧妙结合在一起的技术,整个治疗过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内镜技术处理各种问题,比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术后翻修等,单一膨胀式椎间融合非常牢固,对局部软组织无干扰,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目前,国内仅有几家医院开展脊柱内镜下微创融合技术。此项技术在该院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脊柱微创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着力发挥脊柱内镜优势,将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有效结合起来,以最小的创伤成本、最小的风险系数,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进而为患者提供安全、及时、便捷、微创的治疗方案和诊疗服务,持续推进椎间盘疾病诊疗技术的创新。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