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平顶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抓党建促脱贫
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携手河南省儿童医院开展远程会诊
信阳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会议举行
唇腭裂儿童救助项目在驻马店启动
河南省儿童癫痫诊疗中心落户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洛阳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
守护妇女儿童健康的生动实践
“濮阳卫生健康”“健康濮阳”微信公众号上线
90岁患者术后一天就能下床
1
11 1 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守护妇女儿童健康的生动实践
 

守护妇女儿童健康的生动实践

(上接第一版)
    “产前筛查包括一次孕早期彩色超声筛查和一次孕中期血清学筛查。这些筛查被认为是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模式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产前血清学筛查可以有效查出胎儿可能患有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及严重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的高危孕妇,而四维彩色超声筛查可以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肢体残缺等80%以上的胎儿先天畸形。尽早筛查,是降低出生缺陷的最有效手段。”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中心主任廖世秀说。
    连日来,省内多位医疗、管理专家对“两筛”连续三年纳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表示支持,“为每一例‘高危’争取最佳治疗时机”也成为他们最期望看到的民生实事实施效果。
跟踪随访,对每一次筛查负责
    “您的宫颈癌筛查结果有些问题,需要您尽快来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打完这个随访电话后,上蔡县妇幼保健院民生实事办公室负责人苗秀琴,一直等待着随访对象赵月红的到来,可赵月红却没有音讯。这急坏了苗秀琴和同事们。
    “免费宫颈癌筛查结果显示她的宫颈是CIN3累腺,需要马上手术,可就是找不到她。”苗秀琴说,治疗时间不等人,她和同事们持续拨打赵月红的电话,才得知了真相——赵月红因为没钱治疗,一直在躲避医务人员的随访。
    45岁的赵月红家住上蔡县和店乡高庙村,她拒绝治疗是因为家里的3个儿女——大女儿上大学正需要用钱,二女儿2014年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每天要服药治疗,儿子在上九年级还没有劳动能力。
    了解到赵月红的家庭情况后,苗秀琴立刻协调院方为赵月红减免部分手术及治疗费用,并于2018年7月5日为她进行了宫颈锥切术。术后,赵月红的宫颈切缘送病检报告显示“切缘干净”;3个月后她的复查结果为“炎症”。这让赵月红一家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我手术住院一共才花了600元,民生实事救了我的命,也救了我们全家!”拿到复查结果的赵月红非常激动,反复说是好政策给了她和全家幸福。
    继2017年将免费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列入重点民生实事后,河南又把“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列为2018年全省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明确提出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用5年时间对全省农村适龄妇女、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适龄妇女免费开展一次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以下简称“两癌”筛查),2018年完成筛查140万人。
    这一惠民政策,为的就是让更多像赵月红一样的适龄妇女能够像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女性一样,尽早发现、尽快治疗疾病。同时,随着民生实事的深入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很多适龄妇女从“要我检查”转变为“我要检查”,从民生实事的受益者转变为民生实事的宣传者、推动者。
    现在,在筛查中,对未发现异常情况者,医生会给出预防保健指导;对发现可疑者,医生则会建立随访信息档案,进行电话随访,并提出进一步检查、诊断或转诊的建议,从技术、设备和流程上保障了“两癌”筛查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两癌”筛查,2018年,全省共确诊各类乳腺癌590例和良性病变3940例;确诊各类宫颈癌1052例和其他病变9065例。所有患者均得到了及时规范的随访管理、医学处置或转诊治疗。
    数据全覆盖,为全省妇女儿童织起健康网
    广泛筛查,精准识别,早期干预,共享健康。民生实事连续实施两年来,“从源头守护妇女儿童的健康”成为其不变的宗旨。为此,让疾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成了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技术服务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怎样才能让与民生实事相关的所有机构、人员、患者和信息,实现快速整合和即时可查?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反馈是最关键的。”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处处长武宏介绍,面对全省近2000家“两筛”机构、200余家“两癌”机构,快速整合每天汇总而来的民生实事数据、实现规范化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成为民生实事管理和技术部门的首要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申请到省政府专项投入经费600多万元,依托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原有信息系统,仅用时两个多月,就搭建起河南省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并成功上线民生实事模块。“2018年6月,民生实事信息就全部切换至新系统;12月,这一系统作为全省健康数据平台的一部分,并入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务云’,实现了与其他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武宏说,信息化帮助民生实事实现了数据全覆盖、保障了信息安全,也让民生实事信息在基层就可以实现实时传输、上传填报、病例追踪、随访登记、病例反馈及延续管理。
    不仅如此,全省还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控制体系、项目管理体系、信息支撑体系,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还专门成立了负责省级技术督导、协作的河南省民生实事办公室;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对筛查机构资格进行技术认定,组织医务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标准、严把质量关口;由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家省级医院牵头,分3个片区管理,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确保筛查结果准确、安全。
    “民生实事连续实施两年来,服务流程更加规范,增强了服务的规范性、同质性;筛查覆盖面不断扩大,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幅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卫生健康部门多措并举,加强质量控制和指导督导,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有所增强,开通了绿色通道,筛查结果可用手机自助查询,方便了群众,群众对服务的满意度大幅提高。”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谢李广说。
    正是基于广泛的服务覆盖和优质的服务技术,2019年,河南省将“继续开展妇女‘两癌’筛查,完善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机制;继续对农村适龄妇女、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适龄妇女免费开展一次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2019年完成筛查140万人;继续免费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对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进行免费产前诊断”列入2019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持续推进。
    “连续3年列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是对工作成绩的认可,也是对工作的进一步鞭策。在专家的呼吁下,新加入的‘免费产前诊断’也将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阚全程说,下一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加强同妇联、财政、民政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在政策协调、资金拨付、考核验收等方面为服务机构提供良好环境;强化对省、市、县三级技术服务机构的质量控制管理,建立退出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监管作用,加强数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确保圆满完成2019年“两癌”“两筛”民生实事目标任务。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